因為民代與家長的壓力,台北市長郝龍斌決定政策大轉彎,對北北基聯測申請入學「高分低就」學生,以改分發補救。
「高分低就」考生當然很高興,有希望能分發到較好的學校,但就制度面的維繫與作業流程,筆者想用「豈是一個亂字了得」形容,明明是學生當初「選擇」錯誤而高分低就,現在連二次基測都考完了,郝市長才有「佛心」,使各界出現樂透、認了與罵翻三樣情。
北北基自認「高分低就」考生與家長有機會大逆轉,自然支持,聲援的台北市議員認為對選民有交代,他們當然樂透。
但一些目前無法辦理補分發的考生與家長,當然會怨懟,因為補救措施應該在登記分發後立即辦理才對,現在只能無奈「認了」;而經註冊報到且已融入新環境的「高分低就」考生,有些會選擇「認了」。這兩種考生與家長當然會對郝市長的政策大轉彎不諒解。
也有不少人「罵翻」,如全國教師會秘書長吳忠泰與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認為,考試升學制度可以突然「補分發」嗎?這對二次基測考生更不公平,因為回流名額突然被攔截,改分發會愈補救愈亂;不爽的還有如高中職的行政人員,因為要處理爛攤子,私校也要處理「反悔」學生的問題。
教育部長吳清基在二次基測考前呼籲考生,不要再盲目相信明星學校排名,「只要是好的,到那裡讀書都沒差」,可是郝市長的「朝令夕改」,似乎否定了教長的呼籲,而且還是考試入學史上首次的重新分發作業,我只能說,台北市府的行政作業必須徹底檢討。
林泉利(新北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