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麗玥台北報導】目前街頭廣告招牌琳瑯滿目,其中不少醫療招牌並非醫療院所,卻以診療所名稱誤導民眾;此外,更有不少是誇大療效的內容。台北市衛生局醫護管理處已從本月起,要求違規的醫療市招改善,並將自十月份開始全面取締開罰。
根據台北市衛生局針對非醫療院所的市招廣告調查發現,有不少市招自稱是診療所、病理按摩或薰臍,廣告內容則是以主治或專治如筋骨痠痛、坐骨神經痛、偏頭痛、五十肩、關節炎……,或是淋巴排毒、過敏、舒筋活血……為主。台北市衛生局醫護管理處表示,這一類的醫療市招,使用的廣告用語,皆有暗示、影射具有醫療效能,屬於違規刊載。
此外,國術館也在取締之列。若負責人不具損傷接骨技術員證書,就不能使用診療所或接骨所等名稱。
至於坊間瘦身美容業,廣告招牌多用醫學美容字眼,標榜以醫學技術減肥瘦身,皆屬於違規,且刊登的儀器名稱,也多用排毒儀、溶脂器等誇大的醫療器材,誤導消費者。
台北市醫護管理處長高偉君表示,民眾很容易因誇大的廣告,誤以為瘦身美容或按摩,具有療效。台北市從本月開始,會針對違規的醫療招牌廣告,進行勸導改善;十月份起全面取締開罰。
至於查核的重點,包括廣告不能使用例如史上最強、全國唯一及包醫、包治等字眼,或是沒有醫療之實,卻以誇大的療效誤導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