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經典名句】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

編著/文心工作室 |2011.07.08
3253觀看次
字級

名句誕生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仗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穀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蘇軾、〈臨江仙〉

讀懂名句

晚上在東坡雪堂喝酒,酒醒又喝,喝了又醉,醉後歸來恍惚已將近三更。家僮全已入睡,鼻鼾聲好像雷鳴似的,無論如何敲門總無回應,於是我只好扶著手杖,靜聽一夜江流的聲音。

時常恨怨身不由己,何時才能拋卻功名利祿的鑽營。夜深人靜水波平,清風徐來,細波柔紋。真想乘著一葉扁舟就此離去,寄身江海、任意東西,逍遙一生。

名句故事

蘇軾的文采名滿天下,上至當今聖上仁宗皇帝都曾說:「朕為兒孫覓得宰相之才。」下至最低下的商人(當時的社會地位是士農工商)都成了他的頭號「文迷」。

曾經有一位吳性商人為了獲得蘇軾的詩詞,特意打聽蘇軾下榻處,並在房間擺了一副文房四寶。結果,蘇軾酒醉飯飽後回到房裡,看到桌上有紙硯筆墨,果真文興大發,乘著醉意,振筆直書,寫下了〈醉酒歌〉,然後倒頭就睡。第二天醒來,〈醉酒歌〉早已不見蹤影。

蘇軾因才氣而縱橫昂揚,卻也因才氣而多災多難。「烏台詩案」讓他啷噹下獄,最後僥倖免於一死,改判為流放黃州。

這首詞就是在黃州時期寫下的,讀到這裡,應該可以推想,詞人心情恐怕不會好到哪裡去。時序是深秋,晚上蘇軾和幾個朋友在雪堂飲酒談天,醉了又醒,醒了又醉,回到住處也不清楚是幾點了,在萬籟俱寂中,只聽到家童如雷鳴般的鼾聲,敲門不應。無法入門的蘇軾只好拄著木杖,跑到江邊聽著江水的湧動聲,聽著聽著,不禁感傷起來。

最後兩句「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還引起了一場騷動,大家紛紛謠傳蘇軾已經跳河了,甚至驚動當時的郡守徐君猷趕來蘇家一探究竟,結果,豁達的蘇軾當然是鼾聲如雷、安安穩穩地躺在床上。

新說名句

歷史上有許多名詩人都愛杯中物,詩仙李白有「李白斗酒詩百篇」的說法」;另外一位狂人阮籍也是喝酒出名的,《晉書》上說他曾經整整「醉六十日」沒醒,理由竟然是因為不想答應司馬昭的提親聯姻。於是只好每天喝得爛醉如泥、借酒裝瘋,逼得司馬昭不得不知難而退;而愛國詞人辛棄疾甚至還寫下自己的醉酒蠢態:「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因這個杯中物,讓我們看到詩人的真性情與千古佳句。

(商周出版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