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希望開放三軍官校成為陸客參訪景點,結果因為《要塞堡壘地帶法》,與陸客「不得進入軍事國防地區」相牴觸,引起軒然大波,市長陳菊仍然希望再「商量」;另外,有關移民署列出陸客二十二項「可以從事」、十一項「不得從事」的行為被「公開」後,特別是「得泳渡日月潭」的規定,批評聲浪不斷。外界質疑「管太細」,移民署回應,這些「僅是善意提醒」,且過去就已存在。
或許兩岸仍屬「敵對」狀態,一旦牽涉「國防機密」與「敏感政治」,陸客在台的行為就必須被檢驗與防範。從謹慎面看問題,小心總是必要的,但從宏觀角度看兩岸交流,當規範愈多,「自由行」的意義勢必打折扣,何況諸多「灰色地帶」坦白說,有礙台灣民主自由形象,筆者認為,移民署相關規定與三軍官校的開放,應該重新檢討。
首先是有關軍校的參訪,或許軍校屬於軍事堡壘部分,但對照總統府與五院都能接受陸客,只要規畫得宜,誰說軍事院校不能成為陸客拜訪的景點之一。如果我們的軍事院校真的令人「耳目一新」,讓這些陸客把參訪內容及影響帶回中國,讓對岸同胞對台灣刮目相看,誰說這不是正面形象的推廣?國訪部不是正在醞釀與電視台籌拍「國軍偶像劇」?與其大費周章拍攝戲劇,不如讓國內外觀光客到軍校做最近距離的接觸與認識。
其次是有關移民署列出的三十二項規定,對照台灣民眾到中國大陸旅遊的沒有硬性「規定」,移民署的限制真的是「自我設限」。
至於接受採訪,民主自由社會「不以人廢言」,記者沒理由不讓視閱聽眾知道陸客說的「真心話」,我們怎能加以「限制」?攤開這十一項「不得從事」的行為,嚴格來說,除了「短期工作」與「國防基地拍照」須嚴格要求外,其它違法部分應屬於一般民眾同樣要遵守的規範。為了讓陸客真的「自由行」,立法院應重審移民署的「設限」,當然三軍官校的「放行」也是討論的重點。
林泉利(新北市/國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