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衛生署長楊志良發表新書,書中把沒有醫德的醫師稱為獸醫,還專章說明獸醫和人醫的差別,引發全台獸醫不滿,他們昨天上午向楊志良喊話,如果不道歉、不下架改正,就控告加重誹謗;楊志良雖對誤解表示遺憾,但不改強硬風格,回批這是「文字獄」,要告就告。
依目前情況,這個比喻的爭議還有得吵,但雙方應以和為貴,各退一步,不必「意氣之爭」。
楊志良在書中,專章說明人醫和獸醫的差別,還開宗明義說,人醫對病人冷感就淪為獸醫或是惡醫了,他感慨人醫怎麼可以變成獸醫?他還定義,把病人當成動物不理不睬,或是把麻醉後病人當成動物般宰之割之的醫生,就稱為「獸醫」。
或許楊前署長嫉惡如仇,看到醫界出現「亂切患者器官,詐領保險金」的醫師,所以比擬如「獸醫」,其實原意應為草菅人命如「替『野獸』看病的醫生」。
而獸醫們認為,我國獸醫的技術水準、設備與國際相當,而且社會信任度排行榜,獸醫排入前十名,楊志良引喻失當還訴諸文字,汙衊獸醫師,實在「吞不下這口氣」,也是事實。
基本上以楊前署長個性,是不可能讓自認是「有感而發」的精心著作下架,但也不必至於「硬」到「要告就告」,應要有接受批評的雅量,這一回確是有些引喻失當,應展現長輩風範,公開解釋清楚讓獸醫不滿之處;至於有愛心的獸醫,社會已了解你們反彈原因,如果楊前署長解釋清楚,也就不必訴諸法律了。
凌傑(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