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東訊】年輕時為了追求公平正義跑街頭運動,返回故鄉擔任牧師後積極推動文化復正、成立小米產銷班、幫忙鄰近部落文化與產業復興、協助照料原鄉弱勢族群,大愛無私的奉獻精神,讓戴明雄牧師成為台東原住民口中的「活耶穌」。
「我不是上帝,我只是個平凡人在做對的事而已。」戴明雄牧師說,從小他就不愛讀書,熱愛社團活動,每年寒暑假特別愛參加教會舉辦的營隊活動,因此,因緣際會下,自然讀了玉山神學院。一九八八年在玉山神學院求學是他人生的轉捩點,發現原住民容易被社會排斥,所以開始研究自己排灣族的語言、文化,並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常因社會不公不義的事,經常上街表達不滿。
一九九五年取得牧師資格的戴明雄,返回太麻里新香蘭老家,在家鄉教會擔任八年的傳道士,直到擔任牧師後,有天他禱告問上帝「自己還能做什麼?」內心就想到自己部落的文化與產業早已式微,必須重新復正。
「我成被當暴亂分子看待!」戴明雄說,文化推動不是一、兩天就可以完成的,勞拉蘭部落是由阿美和排灣族所組成,而阿美人口較多,早期傳統祭典都以阿美為主,自己排灣族文化祭典幾乎已不存在,為了重建,他和弟弟開始推動成立青年會,卻被說成破壞部落和諧的暴亂分子,經過多年努力,終於成立青年會、婦女會、老人會。
「他為了原住民,打破宗教與族群的隔閡。」部落陳長老說,今天部落能有這樣的成就,戴牧師功勞最大。成功復正部落文化後,接著成立小米產銷班,曾獲農委會產業品質獎的殊榮,成功推展部落產業。
「是他讓我們部落重新站起來。」大武鄉愛國蒲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徐智堅說。「我做得還不夠,還有很多對的事正等著呢。」戴明雄牧師說:「我每天祈禱上帝能給我健康的身體,這樣我就可以做很多事,因為現在有很多對的事,必須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