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竭澤而漁 讓保育、經濟共榮

劉瑞玲(南投市/教師) |2006.08.14
361觀看次
字級

花蓮縣政府為推展觀光與漁業,從二○○三年起舉辦「曼波魚(翻車魚)季」,大力促銷,以至於漁獲量逐年驟減,去年漁獲尾數較二○○三年下滑七成,漁獲重量減少七成二。

為了推展觀光、發展地方特色,「竭澤而漁」的現象在台灣屢屢發生,像著名的屏東「鮪魚季」,也讓鮪魚數量逐年下降,而據專家指出,事實上台灣海域所有魚種的數量,幾乎都在下降。

大量捕捉特定物種,只重眼前利益的短線操作,忽視生態保育的永續眼光,無異殺雞取卵,因此,從中央到地方政府與民眾應警覺,觀光季助長濫捕,再隔幾年鮪魚、翻車魚真的絕種,地方百姓可難再吃「觀光飯」啦!如何讓海洋資源休養生息,進而永續經營,是相關單位與地方民眾的重要課題。

此外,值得思考的是,難道發展的地方特色,為地方百姓興利的唯有「吃的文化」?

其實,吸引觀光客除了美食外還有其他的事可做。十多年前,鄒族人在阿里山達娜伊谷溪封溪護魚,歷經五年保育成功,一九九五年成立了民間推動的第一座自然生態公園,由於有社區力量參與,加上良好的規畫管理,馬上替全村帶來可觀的觀光收入,證明保育與經濟發展是可以共存共榮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