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泰國這次大選和平完成,敗選的現任總理艾比希承諾要做「建設性」的反對黨。凡此種種,對這個民主體制頻頻出軌的國家都是好跡象。盈拉贏了大選,她的新政府當然希望結束經常造成國家癱瘓的政治對立,但她面臨的挑戰不少。
四十四歲的盈拉從無政治經驗。她最大的資產是她和兄長塔信的關係。塔信是前總理,二○○六年被政變推翻以來,仍擁有百萬民心。
但他也將是她最大的負擔,因為泰國主流當權派恨他入骨。主流當權派由曼谷王室親貴、軍方和官僚系統三股強大勢力構成,盈拉想治國,必須和他們周旋。
這三股勢力一面在街頭發動連串示威,一面在法院興訟,兩手交相運用,已推倒兩個親塔信的政府。除非盈拉有辦法說服他們不要壞事,否則她無從打破二○○六年政變以來使泰國百廢待舉的政治僵局。
五年五個總理,塔信群眾和塔信死敵在國會惡鬥,在街頭角勁,全是你死我活之爭,和解談何容易。
JP摩根曼谷分部經理皮特斯指出:「令人感興趣的是,當權勢力會如何接納大選結果。」
盈拉有一項政見,是特赦以促進全國和解,對手說這是讓塔信回國的詭計。新政府會在什麼時候兌現這個政見? 這一點十分關鍵,因保證會觸怒塔信政敵。
政變謠言在泰國政壇是家常便飯,現在各界密切注意軍方動向。軍方向來三句話不離「不干預政治過程」,但覺得「有必要」時照樣動手。觀察家多認為,由於盈拉是大贏,軍方將會有所顧忌,但主流勢力手中還有別的武器。不少人擔心那些武器包括司法攻擊勝選的「為泰黨」。泰國法律規定,如果選舉詐欺罪名確定,當局可解散涉案政黨,其成員則五年不得從政。這條法律過去解散過兩個親塔信的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