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你我他】裴度—行善改命運

苗方 |2011.06.28
1616觀看次
字級

裴度(七六五年~八三九年),唐朝名相,字中立,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人。唐德宗貞元五年(七八九年)進士及第,授河陰縣尉。唐憲宗元和九年(八一四年),累官至御史中丞。

其一生最大的功績就是屢次削平藩鎮割據勢力。特別是在唐憲宗元和十二至十四年間平定淮西藩鎮吳元濟叛亂中,力挽狂瀾,功績卓著,使唐朝又一度取得了統一局面,史稱「元和中興」。

淮西之亂平定之後,唐憲宗封裴度為「上國柱」暨「晉國公」,隨後幾度入相、幾度出藩,為官歷憲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韓愈、柳宗元、白居易、劉禹錫等,都曾撰寫詩文頌揚他的功德。

當年在民間還流傳著他早年的逸事:裴度早年屢屢在功名場上受挫,他自己頗為疑惑,特意拜訪當時頗有名氣的相面師,詢問自己的命運。

相面的人說:「你的形神與一般人稍有不同。如果不作達官貴人,就會餓死。現在我還看不出來『貴處』,可再過些天來訪,我給你細細看看。」

某天,他去遊覽香山寺,見一婦女把提袋放在寺廟的欄杆上,離開時忘了拿走,裴度一直等不到人回來尋找遺物,只好把提袋先帶著回客棧。

第二天早晨,裴度又帶著那提袋去香山寺。他看到昨天那個婦女茫然失措的樣子,就迎上去問她出了什麼事。

那婦女說:「我父親被冤枉入罪給拘押起來,昨天有個貴人給我二條玉帶、一條犀牛帶,價值一千多串錢,打算用它來賄賂主管的人,不幸丟失在此,看來我老父親就要大禍臨頭了。」

裴度又很仔細地追問那提袋及裡頭東西的顏色,她都說對了,肯定是她的失物無疑,裴度遂將那提袋還給了她,那婦女哭著拜謝,請裴度留下一條玉帶,裴度笑著回絕了她。

不久後,他依約去相面師那裡,相面師仔細審看後,驚歎道:「你一定做了什麼善事,積了大德,前途不可限量,這就不為我所知了。」裴度便將前幾天的事告訴了他。

裴度後來果然成為名臣。元代關漢卿依此逸事寫成元曲《裴度還帶》,流傳千古。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