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媽祖魚─白海豚

派翠西亞 |2011.06.25
999觀看次
字級

幾百年來,每逢媽祖生日(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台灣西海岸(北起苗栗,南至台南)總會出現一群泛著淺粉膚色的白色精靈,牠們閃亮的身影躍動在海面,因血液流動而呈現的粉紅皮膚,更像一群為媽祖賀壽的喜慶隊伍。

據說,媽祖魚剛出生時是灰色,青春期時身上會布滿藍灰色斑點,等成年後就會變得渾身雪白,甚至還略顯粉紅色澤。

這群台灣特有的白海豚,過去舊稱中華白海豚,但台灣漁民習慣叫牠們「媽祖魚」,而今,牠們不但是聯合國最重要的保育動物之一(全球已剩下不到兩百隻),國際環保組織也打算為其正名為「台灣白海豚」,因為其和中國東海外海現存的「中華白海豚」略有不同。

由於前陣子國光石化事件,全國媒體不斷討論,使台灣白海豚聲名大噪,當地保育團體紛紛組成勘查隊,出海尋找白海豚的蹤跡,而當地的漁民則推出一人三百元(含一餐)所謂「出海觀賞白海豚」行程,果然吸引不少民眾上船體驗。

雖然海豚是群居動物,但想要在海中看到真正的白海豚,可得靠老天爺幫忙。畢竟,白海豚的數量太少了,而且通常都出現在海面平靜無白頭浪或即將變天的日子,何況,在茫茫大海中,就算遇到了,通常也在一段距離之外,很難看得清楚。

前些年由於工業發展、水質汙染或是誤捕,使得白海豚數量銳減,現在已剩下不到一百隻。幸好有保育團體開始正視媽祖魚的生存危機,二○○七年媽祖魚保育聯盟成立,在他們的努力之下,台灣白海豚更引起國際重視,並登上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網路報導。

這幾年,媽祖魚活躍的西海岸線,隨著每年北港、大甲、白沙屯……媽祖遶境活動登上國際舞台,每年有成千上萬的信眾、一步一步腳印,守護媽祖遶境,「媽祖魚」也受到國際媒體及環保組織重視。

去年四月,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更組成「媽祖魚陣頭」,跟隨大甲媽遶境。除了沿路宣揚保育的觀念,並沿途募集加入白海豚保育信託的認股民眾,希望集結眾人之力,挽救這個珍貴、稀有的物種,一同守護媽祖魚的海洋棲地。

每年春夏交界至十月以前,都屬於白海豚活躍的季節,建議國人在漫遊西海岸的同時,別忘了一起來認識並保護這個專屬台灣的海中精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