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下思潮】詩能不朽

張渤寧 |2011.06.23
938觀看次
字級

蒲松齡《聊齋志異‧白秋練》敘述了一個極其浪漫、美麗的愛情故事:

商人之子慕蟾宮聰慧好學,後從父經商,每有閒暇,即在舟中誦讀前人詩文;魚妖之女白秋練,因愛好文學對慕蟾宮產生愛慕之心。歷盡各種阻撓和波折,兩人終於結為夫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在兩人結合之前,因為人、妖不能如正常人般朝暮一起,因此,先是白秋練,後是慕蟾宮,都因思慕心切而得了重病。

慕蟾宮給白秋練讀了兩遍王建的「羅衣葉葉」,白秋練的病就欣然痊癒了;白秋練給慕蟾宮誦讀「楊柳千條盡向西」,又吟唱「菡萏香蓮十頃陂」,慕蟾宮頓時「沉痾若失」。

原來,對於他們來說,喜歡的詩文一經愛人之口,便能為對方治病、療傷。

最神奇的是白秋練臨死時的叮囑:「如妾死,勿瘞(埋葬),當於卯、午、酉三時,一吟杜甫夢李白詩,死且不朽。」慕蟾宮依囑每天按時為白秋練吟誦杜甫的〈夢李白〉,白秋練的遺體果然沒有腐爛。後來故鄉江南的水運來了,白秋練得以復活。

痛恨八股、科舉應試文章的蒲松齡,竟如此推崇讀書!他認為那些充滿真誠、性靈的詩書文章才是治療塵世創傷、獲取人生幸福的良藥。

《白秋練》的故事今日讀來,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現在,誰還能理解蒲松齡的一片勤學苦心?誰還能感受到詩書的滋潤?誰還會相信詩能「不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