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倘若生命是一棵樹,生存,不單是無盡地向陽伸展,更是保護脆弱嫩葉的成長。十多年來,鄭西村、黃芳滿夫妻倆扮演著保護嫩葉的角色,為照護萎弱的女兒鄭慧蓮而歷經諸多磨難,但卻造就更堅韌不催的生命力。
曾榮獲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第十一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的鄭慧蓮,從出生半個月迄今十多年,都躺在病床上,但她卻以旺盛生命力來面對人生挑戰,其背後是來自父母鄭西村、黃芳滿的不放棄,才能讓慧蓮的潛能得以展現,並走出亮麗的人生。
女兒多病
硬著頭皮面對現實
回首女兒「不一樣」的人生,鄭西村表示,因為早產,慧蓮一出生即被診斷出視網膜剝落、氣胸、黃膽過高、心臟有雜音、腦水腫等多重病變,八歲時,又因一場感冒引發高燒不退,頸椎神經受損,以致頸部以下全身癱瘓,無法自行呼吸,需靠呼吸器生存,十多年來都在病床上,無法正常上下學。
「起初,得知孩子的狀況,除了傷心難過,就是萬般的無奈與不捨。」鄭西村曾經一度認為,這些噩耗與苦難是錯覺,甚至是一場惡夢;但是種種的現實卻是再真實不過,「不接受也不行,只好硬著頭皮來承擔、面對」。
雖然慧蓮天生就有許多身體病變,但鄭西村與妻子仍不放棄任何治癒的希望,一家人也為了就近到南投針灸治療而搬到彰化,「不管中醫或西醫,只要有希望就去!」直到慧蓮病情穩定後,才又搬回嘉義定居。
「孩子無論是好是壞、健康與否,永遠是心頭的一塊肉。」鄭西村強調,雖然慧蓮的身體有障礙,但他仍堅持休假與妻子帶著女兒全省走透透,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以刺激大腦發展,即使必須面對「可憐啊」等冷嘲熱諷。
因為慧蓮
開啟夫妻學佛因緣
「開啟我們此生慧命的因緣,正是慧蓮。」鄭西村因為搬到彰化的機緣,結識一位學佛的朋友,對方建議他們透過懺悔、誦經來為慧蓮消災解厄,他與妻子也因此而深入佛門,「說也神奇,自從接觸佛法後,慧蓮狀況趨於穩定,身邊也出現了許多的好因好緣!」
由於慧蓮病情曾惡化住進台南成大的加護病房,三個多月的醫療費用累積高達一百多萬元,就在鄭西村為龐大醫藥費一籌莫展之際,成大醫院社工員主動募款,才順利度過此難關;此外,全民健保在慧蓮出生當年通過,此一奇妙的時間點,也讓他相信冥冥中有著「善緣好運」。
以口代手
開發女兒畫畫潛能
一直思考「要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開發她最大的潛能?」的鄭西村,觀察到慧蓮對色彩的敏銳,但是慧蓮剛開始只能「借」著父母握著她的手,簡單地進行著色。後來則是用紗布包裹著畫筆,讓慧蓮以口咬著畫,但沒多久就濕了,畫筆長度也不夠,在眾人集思廣益下,鄭西村決定以奶嘴取代紗布,特製畫筆加長長度,讓慧蓮轉動頭部、頸椎作畫,不到一年半,陸續完成七十多幅畫作。
慧蓮創作只能以口代手,加上使用軟筆,對於物象的掌握有其先天上的困難,因此,「完整再現」似乎不是慧蓮關心的重點,而是她享受繪畫的「感覺過程」。由於慧蓮的作品質樸且富含童趣,日前還在中正紀念堂展出。
「因為繪畫,讓慧蓮生命找到另一出口。」鄭西村欣慰地表示,孩子在繪畫裡表現鮮豔的色調,讓人感受她的存在是幸福的;未來,他計畫以慧蓮的畫舉辦巡迴展覽,讓更多人得到鼓勵與啟發,感受生命價值是無限美好的。
逆增上緣
面對逆境自我激勵
「天助自助,一切還是得回歸心態面。」鄭西村指出,慧蓮的成長彷彿是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但正因為佛法的啟迪,讓他們打開心門,用善待因緣的觀念,以及勇於面對因果業力的態度,「心開,福就來!克服外界障礙先得從『心』下手。」
「星雲大師曾說過:『你覺得眼前是淨土就是淨土,地獄就是地獄』。」鄭西村表示,每天全天候照顧女兒看似辛苦,但轉個念頭,以歡喜心接受、面對,把握當下,以正面思考事情,好的因緣就會跟著來。
始終面帶微笑的鄭西村,常以自身經驗鼓勵同樣遭遇的家長:「天無絕人之路,一切的磨難都是『逆增上緣』!」他也期待,社會能協助解決殘障設施不足、交通工具的等難題,打造一個無障礙的人間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