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華美食展今起在台北世貿一館舉行四天。十二個主題展館網羅了洛陽水席、台灣小吃、客家美食、原住民族山野風味菜,以及知名飯店的金牌名膳。南北口味紛陳,名家精饌競秀,令饕客食指大動。
中華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倉廩豐足者大多講究烹調,帝王富貴之家更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即連庶民百姓家常菜也屢見妙手佳作,被酒樓食肆蒐入菜單,食客揄揚而成為膾炙人口的名菜。
以今年美食展重頭戲洛陽水席為例,即起源自民間,總共二十四道菜,除了八道冷盤之外,每道菜餚件件有水、樣樣帶湯,故而得名。唐代武則天時代被引進宮中後,流傳千年迄今不衰。
食之為美,食材和料理功夫缺一不可。善用時鮮,掌握自然滋味,已可立於不敗之地;若能在火候與刀工精益求精,發揮巧思,色香味搭配得宜,更可讓人齒頰留香。至於每客上萬的米其林三星級食府,可能名氣多於食材及烹調。
考廚藝,不必龍蝦鮑翅,能把豆腐鍋、蛋炒飯等平常菜式調理出好滋味者,就是好本事。素齋香積廚師父將筍絲切得細如髮的虔心,已至入道的功夫。
台灣特殊的歷史背景,薈萃了中華各大菜系、歐美西餐、日本料理和南洋美食,料理達人輩出,大街小巷飄香,豐儉由人。若能善加發揚,確是絕佳的觀光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