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品藻】李攀龍中年發狂

簡文志 |2011.06.10
1608觀看次
字級

李攀龍(1514-1570),字於鱗,號滄溟,山東歷城人。與許邦才、殷士儋等縱吟山林,行誦詩賦,時稱狂徒生,明後七子之一。嘉靖23年進士,後以母邁退職辭歸,於大明湖畔築白雪樓閒居,有《滄溟集》。

〈歲杪放歌〉張揚其狂夫的生活態度:「終年著書一字無,中歲學道仍狂夫。勸君高枕且自愛,勸君濁醪且自沽。何人不說宦遊樂,如君棄官亦不惡。何處不說有炎涼,如君杜門復不妨。終然疏拙非時調,便是悠悠亦所長。」歲杪為年終之意。此詩言終日立言無成,中年之後竟成狂夫。奉勸世人高枕自愛,薄酒自賞。狂夫指狂放輕狎,不泥小節,如唐王維〈洛陽女兒行〉:「狂夫富貴在青春,意氣驕奢劇季倫。」唐杜甫〈狂夫詩〉:「欲填溝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李攀龍的狂興一如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蘇軾年老突起獵興,左牽黃犬,右擎蒼鷹,錦帽貂裘,率千騎席卷山岡。

「濁醪」是尚未釃篩殘渣的混濁粗酒。相傳周代杜康善釀酒,因此杜康遂借代為酒,如漢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晉河東劉白墮精於釀酒,後亦借代為美酒代稱,如宋蘇轍〈次韻子瞻病中大雪詩〉:「殷勤賦黃竹,自勸飲白墮。」

另有「清聖濁賢」之說,漢末飢荒而禁釀私酒,時避諱稱酒,乃隱喻清酒聖人、濁酒賢人,後以清聖濁賢為酒的別稱,見宋陸游〈沂谿詩〉:「閒攜清聖濁賢酒,重試朝南莫北風。」「浮蟻」指稱酒上泡沫,見張衡〈南都賦〉:「醪敷徑寸,浮蟻如蓱。或作蜉蟻。」另見唐杜甫〈對雪詩〉:「金錯囊罄,銀壺酒易賒?無人竭浮蟻,有待至昏鴉。」

後續言為官雖樂,棄職亦是逍遙。世情炎涼,溫冷自知,何妨絕戶自適,深扉不邁。樸拙疏淡的個人風格雖與當俗頗異,但是如此的悠然泰若亦是自我曠達的特色。「炎涼」喻人情反覆,無常多變,見南朝梁簡文帝〈倡婦怨十二韻〉:「含涕坐度日,俄傾變炎涼。」而李攀龍自詡狂者,乃是嚴嵩為亂下的耿傲選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