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針對塑化劑汙染食品,衛生署昨天公布最新的稽查結果,違法添加塑化劑的「昱伸公司」,其下游廠商「恆宜貿易」又被查出曾供貨給二十四家業者,包括老字號的「郭元益食品」,使用的紅蘋果、草莓、葡萄果汁粉也赫然在列,目前已經回收。
這條追緝路徑是從「昱伸—金饌—恆宜貿易」,發現郭元益食品等二十四家業者,向恆宜貿易進果汁粉,由於最上源就是昱伸,果汁粉疑遭塑化劑汙染,目前已展開回收作業;此外,昱伸供應自製的果醬香料給兩個盤商「好量食品」與「東甲永業公司」,昨天再追出供貨流向,波及八家下游業者。
對於未爆彈不斷產生,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局長康照洲表示,展開D-Day行動後,廠商沒有理由不清查自己的原料,但由於包括昱伸負責人及部分中下游廠商隱匿供貨流向,因此D-Day行動將持續進行,直到掌握到所有可能受塑化劑汙染的下游網絡。
康照洲說,若查到隱匿供貨流向的廠商,會視為重大情節來加重處分,台北市衛生局長林奇宏就宣布,即日起只要查獲業者故意隱匿,除開罰上限十五萬元,還會移送檢調依刑法從重量刑。
這一波遭塑化劑汙染的來源多是果醬、果汁粉,使得烘焙業、糖果餅乾、汽水等非原先的五大類食品,也可能有塑化危機,不過康照洲表示,這些都是衍生性商品,源頭添加的果汁粉本來就在追查範圍內,因此不打算再擴大食品的管制類別,而是在追查範圍內,把供應商全部掌握。
康照洲並指出,未來將擴大食品履歷制度,並納入食品添加物,要求廠商從原料、製造都要做紀錄,甚至原料來自國外也要往源頭追溯;衛生署副署長蕭美玲表示,會以添加物複雜度較高、高風險食品先做起。
衛生署統計,一周來全國稽查了一萬三千家通路,對於提出安全證明的上架商品,D-Day後也展開抽驗,一百六十一件產品完成檢驗的產品,均未篩檢出塑化劑,蕭美玲呼籲民眾,可對上架商品重啟信心,日後也會將塑化劑檢驗,列為食品的常規檢驗項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