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區三皈五戒典禮 同聲說「我是佛」

江峰平 |2011.06.06
1078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中區道場二○一一甘露灌頂三皈五戒典禮在惠中寺舉行,二千多人歡喜參加。圖/人間社記者江峰平


【人間社記者江峰平台中報導】「我是佛!」兩千多位男女老少昨日在台中惠中寺舉辦的「佛光山中區道場二○一一甘露灌頂三皈五戒典禮」中,跟隨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大聲喊出這令人猛然覺醒的獅子吼,也為當今信心動搖的社會,注入一股振奮人心的清流。

「這句話最是驚天動地,能改變人的一生,也是皈依最明顯的利益。」星雲大師表示,一個人若能承認自己是佛,又怎麼會抽菸、喝酒、說謊、做壞事,乃至夫妻吵架或生子女的氣呢?因此,勇敢承擔「我是佛」,是佛子學佛的基礎。

大師進一步開示:「皈依就如同遊子回家,是黑暗中的光明、大海中的慈航,也如同老人的拐杖、孩童的父母一般,讓我們安全有依靠。」皈依佛,如心中建了一座發電廠,千年暗室,一燈即明;皈依法,如同心中建了一座自來水廠,甘露法水可以解渴、洗滌、滋潤,身體會壞,但生命不死,法性不死;皈依僧則讓我們與佛門有緣,導引我們歸向正法。

那麼,每個人都應該受持五戒嗎?大師表示,五戒是做人的根本、管理自己的原則,難道不受戒就能殺人、偷盜、邪淫、說謊騙人、吸毒喝醉酒嗎?這些都是國法所不容,而且,受過戒者若犯戒,自己知道懺悔,罪過較輕,沒有受戒的人,犯錯了也不知道嚴重性,罪過反而比較大。

因此,五戒其實就是一條戒:「不侵犯」,尊重別人的自由,不侵犯別人,大師更藉機勉勵大家將來進一步求受「菩薩戒」,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行化人間,作人間的菩薩。

皈依受戒之後需要有哪些修持呢?大師說:「每天早上誦一部《心經》、晚上靜坐五分鐘、回道場共修,可以參加國際佛光會與道場的各項活動,這些都能讓自己信心不斷,提升信仰。」

此外,大師也提醒大家:佛法不只是信仰學說,更是要在身心行為上去運用,比如慈悲、忍耐、服務、包容、不計較、不比較、重人和,這些都應該要在生活中奉行,皈依三寶也不是只有一時一次,應該要天天、時時刻刻皈依三寶。

典禮中,恭請星雲大師、清德寺住持慧龍法師、福慧家園住持慧昭法師為受戒三師和尚,本次參加者中有六成求受五戒,其中近八成是新戒。大專以上學歷者有近六百人,其中碩、博士有五十三人,包含南投市長許淑華、書記官王坤煜、蔡達仁醫師、劉建國醫師、銀行襄理胡秀珠等,較特別的是同德家商董事長夫人徐德香一家三代六人來受戒,不只女婿彰師大教授洪贊凱及擔任澳盛銀行經理的二女婿都來,連一歲三個月的孫子洪盛宸也一起受戒,整個家族都學佛受戒,是令人稱羨的佛化家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