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961年(民國50年)
4月,中華商場開幕,帶動西門町電影院的繁榮。
6月,中國小姐選美開辦。
7月,電檢處表示,如因劇情需要可容許擁吻鏡頭。
7月,電檢處發生日片進口舞弊事件,人事重整,同時更名為「電影事業管理處」。
9月,中影士林廠啟用。
10月,第一部國產卡通片完成。
戴傳李成立永新影業社。
台產片攝影情況走下坡,台灣影人在香港環境吸引下,日後紛紛走往香港工作,如穆虹、夷光、黃宗迅、唐菁等人。
台語片以女扮男裝的歌仔戲吸引郊區鄉下觀眾。莊雪芳的《龍山寺之戀》甚為轟動,外景遍及台灣。
軍公教人員所辦的晚會及露天電影欣賞,因票價低廉吸取不少觀眾,戲院大感威脅。
中影拍攝《宜家宜室》,吸取港片《南北合》的形式,以喜劇方式調解省籍差距及歧見。《颱風》脫離政宣方式,以天氣刻畫男女心理,並發掘女星唐寶雲,成為日後台片巨星。
邵氏與電懋在香港競爭白熱化,雙方競拍楊貴妃、武則天題材。邵氏《楊貴妃》日後在坎城影展獲得最佳彩色獎,《倩女幽魂》在坎城亦受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