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小孩來陪讀班,就有機會改變;到醫院服務,能幫助更多的人。」擁有美國電腦教育博士學位的吳阿呆,透過信仰、禱告,從性情暴躁、會打老婆的先生,變成幫助偏鄉弱勢兒的牧師、醫院義工。在台南市新化區河床農地上,坐落著一棟乳白色鐵皮屋教會,吳阿呆與太太在這裡,教學生彈鋼琴、玩爵士鼓,讓罵髒話的問題學生變成模範生。
吳阿呆年輕時脾氣非常暴躁,曾經兩度打斷演奏家太太的手指,有次,他甚至還把太太眼睛的水晶體打破,使太太陷入失明的危險。對此非常懊惱的吳阿呆,沮喪到不知道怎麼辦,他獨自到安靜的角落禱告,性情也開始轉變,也因為信仰的關係,吳阿呆決定放棄美國公民身分,留在台南新化,幫助弱勢兒。
由於當地人口嚴重外移,低收入、外配、隔代教養的弱勢家庭非常多,多半靠打零工為生。吳阿呆和師母吳韻鈴從民國九十一年開始,每周一晚上在社區舉辦兒童營。兩年後,吳阿呆夫婦建立「新化基督愛心之家」,九十六年成立「弱勢家庭兒童課後陪讀班」,教會附近有三所小學,有很多老師無法管教的小孩,都會被送來教會上課。
父母均不見、由阿嬤撫養的阿松,平常就跟朋友鬧事,雙胞胎弟弟阿柏則整天愛打架,兩人被送到陪讀班,一開始不斷偷跑,吳阿呆就用好吃的點心,還有好玩的鋼琴、爵士鼓等音樂課程吸引他們,慢慢地,他們發現在陪讀班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個性也變乖了,阿松被選為模範生,阿柏還被選為EQ達人,他們現在最大的心願是,「賺錢讓阿嬤過好日子」。
吳阿呆笑說「其實我本名不叫吳阿呆」,不過他改名後,每次到學校,孩子們就會拉著他叫「阿呆伯伯」,無形中拉近他和孩子的距離。堅信「來一次就會改變一次」的吳阿呆,因為全心全意的愛孩子、陪伴孩子,因此有退休的國中老師被他感動,決定加入照顧這群可愛的孩子的行列。
現在陪讀班運作已上軌道,吳阿呆每周六天,早上六時多出發到高雄長庚醫院當義工,陪伴重症病友。由於吳阿呆認為戴口罩病人會覺得有隔閡,因此在醫院當義工不戴口罩,病人自然會很信任他,即使因此而被感染了三十幾次,吳阿呆仍不悔,他只希望能幫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