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抗癌好累!」台灣癌症基金會公布一項針對癌友的問卷顯示,七成以上癌友常感到疲憊,近五成無法透過睡眠或休息緩解,這種「癌因性疲憊症」除了困擾癌友,更影響康復之路,導致生活無法自理、造成治療中斷。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已將「癌因性疲憊症」視為一種疾病,可見對癌友的困擾不亞於癌症本身。四至五月基金會針對七十四名癌友調查,七成以上常感疲憊,甚至認為疲憊比掉髮、嘔吐或疼痛更讓人困擾,九成癌友不知道「癌因性疲憊症」,認為這是療程中必然的現象。
台大護理系教授賴裕和教授多年研究發現,「癌因性疲憊症」一開始會影響患者遠程活動及步行距離;隨著嚴重度增加,患者漸漸沒有力氣持續工作,可能被迫改變職涯;有的還會影響日常事務或家務;更嚴重連進食或咀嚼都沒有體力,影響營養攝取及治療預後。
接受調查癌友,超過兩成因疲憊,無法處理家務或洗澡、如廁等生活事項,每三人就有一人,因疲憊導致治療中斷。許多癌友坦言出現這些症狀,會造成情緒低落、心理衝擊,喪失抗癌的動力。
提高癌友生活品質漸被重視,賴基銘呼籲要跟上國際腳步,別再忽視「癌因性疲憊症」。台灣癌症基金會昨天與專長癌症治療的醫學權威,針對「癌因性疲憊症」舉辦趨勢論壇,探討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