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經》中指長養有情生命的分成:段食、觸食、思食、識食等四種食物。佛典中常提「食」的意義為「以彼等能增益身心,長養發達,故稱為食」。
七種食是:眼、耳、鼻、舌、身、意、涅槃等七種之食,即:
「眼以眠為食;
耳以聲為食;
鼻以香為食;
舌以味為食;
身以細滑為食;
意以法為食;
涅槃以不放逸為食。」
佛經中有個故事說,佛弟子阿那律道心堅固,有一次聞佛說法時打瞌睡,被佛陀訓誡:「咄咄汝好睡,螺螄蚌蛤內,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聞過則改的阿那律,此後從清晨到黃昏,從黑暗到光明,都不間斷地用功辦道,不肯睡眠,眼睛因而生病。
佛陀知道後,開導他修行應行中道法,「一切眾生依食才能生存,耳以聲為食,鼻以香為食,舌以味為食,身以觸為食,眼即以睡眠為食,就是涅槃也要以不放逸為食,不放逸能到達無為境界,無為境界也要以禪悅法喜為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