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與我國沒邦交的南太平洋島國斐濟,在電影《藍色珊瑚礁》中有如天堂,現實中卻酒癮、藥癮嚴重。高雄長庚副院長張明永,去年起投入斐濟國際醫療援助行動,從基本精神醫療需求到人員培訓,全力扶植。斐濟官員感動地說:「這麼多年來,沒有人這麼關心斐濟。」這句話,讓他體悟到「施比受更為有福」。
張明永今年三月主辦一場國際精神醫學研討會,讓台灣增加國際能見度,也長期投入聯合國衛生組織青年議事論壇事務,培育年輕一輩醫師。
兩年前世衛組織顧問Pa ameshvara Deva教授邀他前進斐濟,提升當地精神醫療,激起他的熱誠,至今已兩度赴斐濟「把脈」。
「過去國際醫療援助多半只是送藥、義診,結束後就沒後續」,張明永說,讓醫療技術在當地扎根,才是對他們真正的幫助。
斐濟國人民酒癮、藥癮問題嚴重,「精神病患至今還是採鑑禁方式,這樣的治療是不對的」,張明永認為斐濟的醫療需由官員帶頭改革,他直接找衛生部長談,提供台灣的發展經驗,「所幸部長從善如流」。
援助斐濟,張明永不但導入高雄長庚醫院精神科團隊,更整合國際義工等資源投入,幫斐濟規畫人力培訓計畫,將來還要協助設置社區中心,成為醫療的第一線,並採接力方式派員到斐濟開辦培訓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