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復興國中少年劇團成立於二○○○年六月,是全國唯一的國中校園劇團。少年劇團啟發了擁有表演潛力,體內滿滿「戲」胞的孩子,將天馬行空的靈感轉化成創作的源頭,讓活潑好動、蠢蠢欲動的表演欲,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
劇團每年都有多場公演,有超過五十場的演出紀錄、五萬人次以上的觀眾,因此得到宜蘭縣政府教育局高度的重視與補助,成為推廣人文藝術,落實全人教育精神的代表。成立之初,劇團便得到黃春明老師支持,不但借出道具,演員更由「黃大魚兒童劇團」代為培訓。而這些演員都是校內選拔出的有潛力、有天分的學生。
這次接受專訪的少年劇團中四位成員:沈容慈、蔡賢培、高家祥、巫文慈同學,年僅十三、四歲,談起熱愛的戲劇滿是興奮的神情。在少年劇團中,帶給這群孩子的不只是戲劇的專業,還有更令他們難忘的團隊回憶。
前兩年,他們參與了《一個叫做家的地方》、《孤島獵人》兩齣戲劇的演出,為了站上舞台演出的那一天,他們願意犧牲玩樂的時間,利用課餘及暑假,整整排練四個月。表演完畢謝幕的那一刻,四位同學表示,那時候真得很感動!感受到大家的團結合作,自己真的做到了!
少年劇團的成員大多透過徵選入團,因為喜歡表演而主動加入這個大家庭。進入劇團後,由專業的戲劇表演老師帶領著他們,從懵懂毛躁的小夥子,蛻變成能在舞台上獨當一面、感動觀眾的演員。
四位同學也開心地提到,他們日前入選了全國英語戲劇比賽,用英語演出的挑戰,可說是比以往更大,希望這次的比賽能拿到好名次。同學皆期望自己以後可以繼續走戲劇表演這條路,但今年暑假後將升上國三,重心還是以課業為主。
少年劇團的指導老師李郁恆老師表示,每一個學生都具有獨一無二的生命特質,透過藝術與人文的學習,得到啟發,展現生命的活力與創意。這些孩子平常除了讀書外,還要加背台詞,連暑假期間也密集排練及公演。除了宜蘭地區的大型公演及校內公演外,還延伸到台東、花蓮等地區演出。
在訓練過程中,孩子難免遇到挫折,這些孩子都是從零開始,沒有基礎訓練,因此比較辛苦。演出中常要詮釋大人的角色,孩子必須跳脫日常環境的感觸,做出超齡的演出,這些都是表演上的難題。
黃春明老師則以身體力行,指導孩子入戲。他義務指導這些孩子,常對孩子說:我們不是團體,我們是整體,無法切割。
少年劇團除了與社區單位合作,也和台灣藝大的戲劇系學生合作,甚至有幾場戲是由他們導演及指導演出。這個劇團的創立與成長,都要歸功於這些老師們的扶持,少年劇團才能為宜蘭戲劇推廣盡心力,也讓大眾看到這些孩子對於戲劇的堅持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