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玉芬樂為台灣黑手夥伴開活路

文/sophia、杜晴惠 圖/洪玉芬提供 |2011.05.21
1501觀看次
字級

炎熱乾燥的天氣,這是非洲或中東某個國度,廠房內有十幾段溫度設定的機器,每段設定都在二百多度以上,轉動中不斷釋放出熱氣。一大群黝黑皮膚的工人技師不看操作手冊,圍繞著千里迢迢來的台灣女子─洪玉芬,七嘴八舌的忙著釐清機器的操作問題。

機器聲轟轟響,洪玉芬扯開喉嚨大喊,仔細回答工人的每個問題,她講得口乾舌燥、汗水淋漓。環顧廠房周遭,滿是黑手技師,那黑嚕嚕的機器與眼前這位面貌白皙、個頭嬌小的女子實在不相襯,身為台灣塑膠機器出口商,洪玉芬過去二十幾個年頭,一直都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著。

女兒問她,為什麼老是去字尾有個「亞」字的國家,也常有認識或不認識的人以佩服的口吻讚賞她的勇敢,能獨自來來去去那些人煙罕至的地方,像是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奈及利亞、坦尚尼亞、肯亞、衣索匹亞、羅馬尼亞,還有印度尼西亞……等等,聽了這些話,她總覺得好笑。

大學時期念的是「歷史系」,畢業後,憑藉著外語能力從事貿易工作。「我那時鍾情的工作是編輯或記者。」經歷過二十多年貿易生涯,採訪她時,提起文字工作,眼神裡仍透露著期盼,她實在好想擁有兩種不同的人生!

不是因為工作上的倦怠才突然想起年少未完的夢,而是閱歷、感想多了,必須行之於文,為自己的生命留下些東西。同時她對於從事的工作,一直充滿了台灣中小企業特有的「使命感」。

一開始,在家打打字就有訂單,現在,無國界的藩籬撤走,世界各地尋求成本低廉的供應鏈,國際市場上競爭激烈,歐洲人來了,印度人來了,中國人來了,宛如戰國時代、百家爭鳴,在世界民生工業開發算早的台灣,豈能把耕耘許久的市場拱手讓人?

即使現在,一年必須飛行幾萬英哩到國外找尋市場與訂單,她仍樂此不疲,問她為什麼?她說,一方面與台灣黑手夥伴共同打拚,開拓國際市場,讓她覺得很光榮。另一方面接觸到國外的買主都是當地有實力的企業主,從他們身上學到許多珍貴的東西。這個工作讓她不斷的學習與成長。

將客戶當朋友

患難相互幫助

非洲國家生活條件差,效率低,一般人都是望而卻步,洪玉芬說,過海關時,常碰到勒索之類不愉快的事,經驗多了都能化險為夷。如果想要擁有與台灣同樣水平的生活,「代價是你必須花費台灣二至三倍的錢。」惡劣的生活條件、辛苦與高昂的花費常令她覺得賺它個一百萬都不為過。可是難啊!中國的崛起,競爭激烈,剩下的是微薄的利潤。

外人很難想像的是,資本主義的競爭連遠在非洲都感受得到。經過長時間的耕耘,洪玉芬在當地締造了很多寶貴的友誼。最令她難忘的是這些異地裡充沛的人情味,客戶久了都變成朋友。尤其往來的大都屬於回教國家,有其獨特的文化,她隨口就能說上一兩則故事。

去年底,她旅行非洲時不慎扭到腳踝,瞬間左腳腫漲得像「麵龜」,要冰敷沒冰塊;要看醫生沒醫生,幸好當地客戶朋友幫忙,才得以度過險關。還有一次,旅行回教國家適逢齋戒月,有日落之後不吃不喝的習俗,全城的餐廳皆關門,她領教到回教人民不吃不喝的意志力,震撼宗教信仰竟是如此虔誠和狂熱,但當地客戶得知她因為工作錯過晚餐時間,居然能破例特地差人料理香噴噴的晚餐送來飯店,至今,那頓晚餐成了她難忘的幸福記憶。

她也曾在非洲貧瘠國度裡,親眼見到如電影中的真實故事,有人因擁有一雙運動鞋而歡天喜地;撒哈拉沙漠國度一片無垠沙海,天然極境之美,但是有人卻為一滴水艱難地生存著。來自印度恆河邊有個留美苦讀的哥哥,幫助家鄉弟弟創業的感人事蹟。還有赤道雨林國度,貧窮有為的青年,藉著台灣兩台機器克勤克儉創業,終至坐擁企業王國。

從金門到全球

體悟商旅感動

她的作家好友成寒曾描述她:「任誰也想像不到,這個看盡世界的女子,童年曾經哪兒都沒去過,也哪兒都去不了。她住在小島上,一個叫小金門的島,從出生一直住到十五歲以前。小金門在哪?那是我們所熟悉的金門旁邊的另一側小島……她的貿易工作帶著她走遍天涯。她不做一般人容易做的大國如美、加等地,跑的都是我們以為較落後、較貧窮的國家,憑著多年長久累積下來的信用,利潤大的不放過,但利潤小的,她也秉著或許未來有前景的樂觀心態,照樣接了案子。就是這樣腳踏實地的性格,讓她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因為工作,旅行過七十幾國的洪玉芬常說,旅行於他人是休憩、觀光,對於她則是艱辛的工作,習慣來去匆匆,像是進出印度幾十回,泰姬瑪哈陵卻總是與她緣淺擦身而過。近幾年,她開始放慢腳步,學習給自己多一點空間,領略異地風土人情,她和客戶、朋友一起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漠衝沙探險;到阿根廷歌劇院聆賞探戈舞蹈;到斯洛伐克看酒吧中的年輕人通宵熱舞;到埃及金字塔朝聖;在荷蘭梵谷美術館流連忘返,數不清的名勝古蹟,工作之餘,轉換心態,就當自己是一名單純觀光客。

二十多年來,她在以男性為主的機械貿易界闖出一片天,但是她未曾忘卻年輕時的寫作夢,洪玉芬說,現在她的生活中圍繞著三件事:工作、商旅、寫作,似分開又如合而為一的豐盈著她的生命,她從中學會苦中作樂,做快樂的事,快樂的做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