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訪禪 (2)

文與圖/徐勁雪 |2011.05.17
916觀看次
字級

大嶼禪跡之靈隱寺

在葡林居精舍的男居士指點下,我們沿山間小徑繼續漫步,且行且思,沒多久就在分岔路口看到了靈隱寺的指示,我們都希望在寺裡用午齋,沒想到還真的趕上了。佛菩薩慈悲,滿一切眾生之願。

沿路下山,繞過寶蓮寺的後門不遠,就來到靈隱寺了。也是依山而建的寺院,不算太大,沒有一般仿古建築佛教寺院的金碧輝煌,是普通民居風格的建築群體,莊嚴且樸素。靈隱寺的花開得特別燦爛,山門外的紫荊花、蓮池的青蓮花和紅蓮花、大葉海棠花、百合花……無一不是「笑迎賓客」。

從祖師殿出來,拾級而上來到大雄寶殿禮佛參拜,再前往齋堂用齋。這裡的齋菜非常可口,也是道場接引我們這些執著於口腹之欲的芸芸眾生的方便法門。四個人,四菜一湯,天然的素材吃的都是原味,特別是那個用花生、眉豆、胡蘿蔔、土豆和甜竹熬製的老火湯,清潤解渴,感覺從未喝過這麼好的素湯。

大嶼禪跡之觀音寺

走出靈隱寺,沿山路的另一端走回主幹道,步行半個小時左右,就來到觀音寺的山門。這是此行參訪的最有氣勢的道場,重建後的觀音寺參照北京頤和園佛香閣為藍本,故不但氣象莊嚴典雅,建築布局在香港梵宇中更獨樹一幟。

觀音寺重建後的新殿高二十四公尺,分三層,喻佛、法、僧三寶,稱為三寶殿。頂層為萬佛閣,正中供五智如來,周邊小佛像逾萬。繞佛三匝後,透過窗櫺三百六十度環視群山,眺望遠處山海相接,心胸廓然開朗,煩囂盡拋腦後。

後記:香港的繁華喧鬧是屬於維多利亞港、中環、尖沙咀、旺角和銅鑼灣的,香港的隱逸寧靜是屬於離島、西貢的,沒有親歷後者不能說了解香港,我以為那是香港之所以繁榮深層原因之一,多元而包容,所以才有了此番試著了解的訪禪覓道之行。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