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媽真的很辛苦,每天起早趕晚照顧一家大小,蠟燭幾頭燒也就罷了,每年這時候還得配合社會風氣演出一番,只因為五月第二個禮拜的母親節。
每年這時候所有人都會在密集而近乎質問的廣告強打中被提醒著:「母親節到了!」「該孝順媽媽了!」「快為媽媽準備一份禮物吧!」弄得人不知不覺得掉入了「節日」、「送禮」的陷阱,彷彿孝順就是替「辛苦的媽媽」精心準備一份禮物,而膽敢不過母親節的就是大逆不道、不肖子女了。
當整個世界都投入在節日的「溫馨」氣氛當中,集體催眠似的感動與陶醉時,不知道有沒有人問問主角──「母親」的真正感受?過度渲染而公式化了的物化行為,是媽媽內心真正想要的親子互動嗎?而子女們花了大錢費心安排的慶祝行動,能否打動媽媽的心?
「母親」,是世上最親切最熟悉的語詞,不管年紀多大無論身在何處,每個人心中、夢裡常時呼喚著。它代表許多不同的涵義,是所有有情生命最初也是最後感情之所依賴。
這樣一個無法以世間言語所描述,也無法用任何事物可代替的對象,她與她用生命所孕育的孩子們,雙方中間流動著的愛,窮其一生都無法詳盡的去計算,豈是區區一個節日、一件禮物所能表示?
跟上世紀初美國女孩安娜獨力奔走促成這個屬於母親的節日一樣,其他與母親節有關的由來,動機與用意都是為了紀念並感謝偉大的母愛。只是如今的母親節也跟情人節、父親等,已經演變成為商人炒作、全體買單的商業行為。
當一件單純而自然的事情,變成一種刻板的、無法推卻的責任時,其實已失去了它的美好意義了。
母子天性天然不造作且超脫物外,其珍貴崇高可說無物堪比擬,母愛的偉大也是有歷史以來即傳揚不絕,每年藉機會送給母親一份禮物表達孝心原也值得稱許,不過比起一年一次轟轟烈烈的慶祝行情,全天下的慈母應該更樂意看到孩子平安快樂,「只要你過得好」才是慈母的母親節共同心願!
思考著送母親節禮物內容前,何妨先送媽媽一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