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為了證明貧困家庭在物價上漲後的巨大影響,兒盟造訪個案家庭,希望把他們的處境向社會公布,讓更多人關注。
就讀小學三年級的女生小文,因父母失聯,和七十多歲的阿公阿嬤同住,阿公有慢性疾病,臥病在床;阿嬤有憂鬱症,家中只有昏暗燈光和零星散落的鍋碗瓢盆。
小文告訴社工「因為沒有瓦斯,家裡很久沒有煮東西了。」阿嬤平時拾荒維生,每日換來的二十元就是祖孫隔天的早餐與晚餐費。小文比同年紀的孩子瘦小,她的願望只是能有飯菜和滷蛋。不過小文很樂觀,雖然常常夜裡被餓醒,還是說:「光想就很開心了,不一定要吃到!」
另一名就讀小學二年級的小星,生性害羞,家中有念小學的哥哥、姊姊和六十歲健康狀況不佳的阿嬤。阿嬤常自責不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阿嬤說:「現在每月開銷主要為三餐、水電費,去年得到孫子監護權後,孩子已辦理健保,孩子沒上安親班後生活勉強過得去,但東西愈來愈貴,很擔心他們吃不夠。」小星雖然吃不飽,卻也會主動幫阿嬤整理廚房,讓社工感傷。
小星和小文兩家人在兒盟與社會愛心捐款的幫助下,生活已漸獲改善,但兒盟執行長王育敏說,仍有三千多名弱兒需要溫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