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佛陀紀念館珍藏的百壽圖壽屏(右圖)、《乾隆玉本大悲咒》(左上圖)、琉璃大磬(左下圖),都將受邀在素博會中展出。圖/佛光緣美術館提供
【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音聲清澈純淨的「琉璃大磬」、清乾隆年間皇宮所御製的「玉本大悲咒」、十二獸首鹽燈,以及呈現佛陀一生的「八相成道」等,這些舉世罕見的珍寶,配合今年「第七屆台北國際素食暨有機產品博覽會」,明天起首度在台北世貿一館的佛陀紀念館專區展出;而會場也特別規畫浴佛與天燈祈福區,提供民眾為母親與家人祈求平安與健康。
欣逢建國百年與佛誕節,今年素博展特別規畫「佛陀紀念館珍寶文物區」,為北部地區民眾介紹佛光山所建構的世界級建設「佛陀紀念館」。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如常法師表示,佛陀紀念館前有八塔、後有大佛,南有靈山、北有祇園,並有四十八座地宮,用來收藏各種佛教文物和生活用品,預計每百年開啟一座,並收入新的器物,而這次北上展示的,正是即將入地宮的珍寶文物。
「佛陀紀念館典藏的文物,主要凸顯『獨特稀有』與『時代』的特性。」如常法師表示,只要是人類共同記憶的文物都可以提供珍藏在「地宮」,這些文物保存在真空狀態中,並將擇期開放,供民眾回顧或研究,了解人類使用的物品,以及祖先的生活方式。
目前全球各界的捐贈物中,不乏罕見的藝品珍寶,而這次在素博展更是闢出專區展示,展出文物包括在印度菩提迦耶正覺大塔前舉辦的「第二十八屆噶舉大祈願法會」,法會現場佛陀身上所穿的珍貴袈裟,另有同樣來自於印度的《貝葉經》,民眾可來一睹長久保存且毫無腐損的古代佛經。
這次珍寶另一亮點文物為《乾隆玉本大悲咒》,此本大悲咒係乾隆年間皇宮所御製。整本經冊,係以玉版雙面刻成,玉為和闐碧玉所刻,再以絹布鑲檀木製作。整本大悲咒以雙面刻製而成,字體字字精采,經文之末有乾隆落款的印幾方,可見其彌足珍貴。
典藏珍寶還有台鹽公司文化的創意精品,仿圓明園十二獸首的鹽燈,首度在台北亮相;至於呈現佛陀一生的「八相成道」,詮釋佛陀從出生酖悉達多太子銅像、苦行像酖錫製苦修佛像、禪定印酖釋迦牟尼佛銅像、觸地印(降魔印)酖釋迦牟尼佛銅雕塑像,說法印酖玉雕像,到涅槃像酖石製臥佛,意喻人人皆可成佛;另有音聲清澈純淨的「琉璃大磬」、以諸位高僧大德的舍利遺骨製成的一百零八顆「舍利念珠」,以及曾為清朝遼東才子王爾烈收藏的「百壽圖壽屏」,此壽屏計九扇,共一百二十六幅作品,上下透雕「壽」字,十分雅緻。
除地宮文物特展外,展場並設置浴佛區,提供民眾洗滌身心,而主題館旁亦設有「天燈祈福區」,是上海世博會台灣館的天燈影音科技所成,民眾可許下願望,然後將手放在桌面的佛手上,代表與佛心心相印,此時天燈將會在前方螢幕上冉冉升起,並出現星雲大師所書寫的吉祥賀詞,讓民眾祈願的心聲上達天聽,進而共成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的人間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