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無法配合 產生安全空窗時間 家庭改變作息亂步調 理想與現實有差距 莫一廂情願
新北市研擬試辦國中小「彈性上下學」,提前或延後第一堂課,配合家長上下班時間,解決交通問題,並減少家長接送的負擔。教育界、家長不少人認為立意良善,但執行恐有困難,須有完整配套。

中央政府一套,地方政府又一套,可說是最大矛盾。日前研擬教師責任制改為工時制,反對聲浪之一是,老師的工時若上午八點到下午四點,上班前、下班後如何處理學生課業及安全?同樣的,提前或延後第一堂課,需兼顧老師權益,否則學校行政秩序也會亂掉。
延後上學觀念的起源是,腦科學研究發現,孩子年紀愈小,睡眠時間要愈長,中央大學教授洪蘭說,美國很多州延後一小時上學,「睡得飽的孩子較不鬧事,師生及親子衝突減少,學習效果顯著提升」。
俗諺「一瞑大一寸」,小孩本來就要多睡,但多睡一定是延後上學,不是提早入睡嗎?如今很多小孩因玩電腦遊戲等晚睡,不能因此遷就延後上學,也有父母深夜還帶孩子在外,少數例子能作為整體上學制度的參考嗎?
新北市教育局說,授權各校「因地制宜」,採取彈性上下學,何謂因地制宜?板橋、新莊或山區的瑞芳有何不同?即使不同,每個家庭也不一樣,必定有家庭改變作息,反而亂了步調,對孩子更不好,要不要「因家庭制宜」?彈性上下學選擇愈多,個別需求和意見就更多,只怕很難整合。
新北市調查對目前「八時開始上課」的看法,有七成五家長主張維持現況。現行上課時間行之有年,大家都習慣了,家長會調配時間,延後上學將影響原有秩序,至於提前上學更不可行,既違反腦科學研究,下午提早放學,家長無法接,學生更有安全問題。
洪蘭說,「不能因家長接送上學不方便,而遷就現狀」,這太理想化,家長無法接送能不考慮?不遷就現狀,家長也能彈性上下班嗎?
而且,新北市教育局的方案之一是,上學時間延到九時三十分,很多家長九點要上班,小孩會有「單獨在家」的空檔,誰負責安全?
所以,彈性上下學要考慮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不能一廂情願。
陳天翔(新北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