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品格沉淪 先找回四德
古人說的「禮、義、廉、恥」四德之重要性,對應到今日國人品格淪喪,誠信、廉潔、守法、羞恥心隨之的大環境下,令人不感意外。
林語堂先生曾說,中國人的最大毛病是無社會紀律。他認為,國強則禮盛,國弱則禮衰,一個窮國弱國,還用得著雍容禮讓嗎?
根據《讀者文摘》七月號一項「你能以禮待人嗎?」的研究顯示,在三十五個國家的調查數據中,台灣首善之區的台北名列二十八。這項指標意義,凸顯台北對於全省的蝴蝶效應,可擴大解釋為台灣民眾的普遍心態,即對於公眾事務不關心、不注重個人操守對社會的影響等。
台灣想要力挽狂瀾,必須從上而下,全面肅貪,讓政治不干預司法,避免人民對法律不信任。家長要身體力行,教育子女分辨是非。學校教育落實四維八德的中心德目,在學生社群營造出溫馨祥和的小社會。如此風行草偃,上行下效,方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黃昌彬(花蓮市/媒體公關管理師)
國家沉淪人人有責
近來國內呈現一股貪污腐敗的習氣,上至大官,下至小官,無不顯示品德操守的淪落,透過傳播媒體,我們看見人人互指對方的不是,甚至以極盡侮辱或嘲諷的方式來表達個人的看法。
其實一個人做錯了事,理當悔改,自能揮別惡習,重拾他人對自己的尊重,然犯錯的人不但不悔改認錯,反以當權者的傲慢姿態有侍無恐,儘管人民憤怒,當權者仍是我行我素,看不出有絲毫的羞恥心,而一些學者或媒體雖然以批判的言論要求當權者認錯、下台,但是也僅於口頭上的勸誡,於實質毫無成效。
如果我們對國家社會還有希望與熱情,每個人應該做好自己的本份,政府機關、朝野政黨、平民百姓,都必須重新學習「四維八德」,因為這是古人留給我們的智慧,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則,媒體也應善盡教育大眾之責,不要只是謾罵,而是要去發掘人性更多的真善美,來挽救國內逐漸沉淪的困境。沁憑軠台中市/服務業)
寄望將貪瀆官員繩之以法
陳總統的身邊親信,在總統府內炒股,第一家庭成員享盡特權,在在顯示陳總統「公私不分」,難怪文武百官來個上行下效,紛紛「能貪就貪」,被抓到了沒關係,繼續來個「能騙則騙」,就能過關。
台灣的人格向下沉淪,內線交易可以大事化小,於是很多人肆無忌憚地在股票市場放話操縱特別個股的行情漲跌,並從中獲取暴利;「公私不分」可以沒事,所以有的官員有樣學樣,以公務車接送小孩上學還振振有辭;居上位者寡廉鮮恥,手下的人當然也無法自命清高。要誰來負責?怪只怪權力使人腐化,令人沉淪,怪人民沒有好好監督阿扁,讓「台灣之子」變成「台灣之恥」;該如何挽救?只能寄望司法獨立,把貪瀆的人繩之以法,追究總統不法,或許能把台灣沉淪的品格,挽救回那麼一點吧。
范叔仁軠高雄市/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