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生拍紀錄片 操偶師再苦也樂

 |2011.05.03
1926觀看次
字級


工作中的操偶師劉秝彤操作手偶雞超人,每次錄影至少要舉高手臂四十分鐘。圖/陳怡儒提供

【本報台北訊】小小朋友最愛的偶像「巧虎」、「Q比」,本尊到底是誰?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學生原以為在可愛童偶裝下的是一群「失業的中年大叔」,拍攝紀錄片後才發現,原來都是學有專精的操偶師。為了靈活操縱人偶,帶給小朋友歡樂,操偶師每天跑步鍛練肺活量與肌耐力,令大學生佩服。

「哆啦A夢,就是哆啦A夢本人啊!」喜歡布偶的四名交大傳科系大四生陳怡儒、賴合新、童于蕙及陳宣,對於遊樂園裡最受小孩歡迎的人偶真面目感到好奇,跑遍「山、六、九」遊樂園詢問,沒想到礙於「行規」,老闆竟堅持「就是卡通人物本人。」四人決心解開秘密,以「偶,像」為題,拍攝畢業紀錄片。

「我覺得我從小就是個演員啦!」片中主角,電視節目操偶師劉秝彤,出身幼保科卻討厭和小孩相處,但擋不住「愛演戲」的細胞,自己揣摩動物角色配音,每天練習跨步跟拍手,讓關節能靈活轉動。

劉秝彤錄影時,長時間把手臂舉得老高操縱手偶,卻不喊苦,飾演的「ㄤ牯」(小雞),拍起翅膀栩栩如生。導演陳怡儒也嘗試操作布偶,才發現,光讓布偶「開口講話」,「手就要抽筋了。」

操偶師分享,一次到醫院扮演「巧虎」陪伴癌末孩童,原本很多天不吃不喝的病童,看到「巧虎」出現在醫院表演,頓時展開笑靨,和「巧虎」一起又笑又跳,「旁邊的人都哭了,躲在人偶裝下的操偶師則強忍淚水,努力帶給小朋友歡笑。」四名大學生也才了解,操偶師的專業和對兒童幻想的意義。

陳怡儒表示,操偶師有很多行規,例如有小朋友在場時,人偶師絕對不能脫下人偶裝,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讓小朋友知道,「布偶下有人。」要保留小朋友天真的幻想空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