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的新書《教育應該不一樣》,直言台灣不願面對的多項教育真相,包括教育完全被分數及標準答案綁架,而專科學校拚升格,沒有實務經驗的博士師資充斥技職體系,更是教育亂象之最。
教育部長吳清基對其中「技職不應和大學靠攏」表示認同,技職教師不應該比較論文數量多寡,也說技專校院召收普通高中生是「錯誤的政策」,將會檢討。
不過,教育部次長林聰明表示,專科學校改制學院或大學,是為了暢通學生升學管道,外國還學習這項制度。其實改制無妨,但改制後的評鑑,卻跟一般大學相同,教師為論文努力,因此沒有實務經驗的博士師資,就大量進入技職體系。
此外,嚴長壽也希望家長「醒醒」,不要繼續膜拜不合時宜的升學主義,不要太計較孩子的分數和名次。其實家長也很想醒,但醒來後卻發現孩子如果不依現行制度走,根本找不到未來的路。
筆者曾在技職學校服務八年,以前沒有寫論文升等壓力,老師可把各項技術學好,跟產業界結合,再傳授學生第一手的技術;但現在老師被迫每年須發表論文,至少得交出一篇論文給學校,很難再鑽研技術,軟體競賽第一名的系統、電信大賽第一名的作品,也許有機會技轉,但跟升等一定無緣,而且跟產業也不一定能接軌。
學校日前接受校務評鑑,委員提出的問題實在無法讓學校往前邁進,因為都圍繞在枝節問題上,例如這個會議記錄在那裡,那個指標為何如此制定等,我的感受是,教育需從根本改起,而不是表象式的評鑑就能達成。
教育應該不一樣,簡單的道理,但大家都不願意面對真相,也許回歸自由發展才會不一樣。
道睿(台中市/教育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