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在科技檢測修護技術支撐下,正修科技大學即起啟用籌設兩年的「藝術典藏管理銀行」,未來將提供藝術文物存放、健檢、展示、流通等服務,延續藝文永恆價值。
正修科大將歐洲傳統藝術修護技術導入科技檢測修護概念,成立藝術修護保存科學研究室,但因無法全面解決文物收藏者的困擾,為此決定籌設藝術銀行。這座藝術銀行已通過ISO九○○一驗證,二十四小時嚴密監控。
正修科大藝術中心主任吳守哲說,藝術銀行占地約五十坪,溫度控制在二十度、濕度五十度,附設化學分析室,全面控管空氣品質,一次只允許兩名工作人員入內,每幅畫作都植入RFID晶片,一旦離開藝術銀行寸步,馬上就通報並能定位追蹤。校長龔瑞璋強調,委託管理的文物會經專業分析、記錄、追蹤現況並隨時維護,保存創作的原貌,不致因為溫、溼度的變化而遭破壞。
「校內的修護設備,都由醫學界移轉過來。」藝術科技保存修護組組長李益成指出,過去北京曾送一幅市值上億元的畫作前來修護,團隊曾幫助一位國內畫家修護二、三十幅遺作,成全他子女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