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笑話,大陸有戶人家貼的門聯,左邊寫著「二三四五」,右邊寫著「六七八九」,橫批是「南北」,旅客問主人是什麼意思,他自嘲:「窮得什麼都沒有了,所以缺了一(衣)、少了十(食),又沒(東西)可吃。」
軍公教待遇九十六年度將不調整,其實已不震撼了。民進黨執政六年來調薪兩次,一次還是蕭萬長任內的德政;嚴格說來,這個標榜勤政、清廉、愛民的政黨,對口口聲聲最想照顧的軍公教人員,總共只調薪百分之三罷了。
陳總統動不動就喊出「拚經濟」口號,但卻拚到經濟衰退、百業蕭條,財政赤字擴大,人民僅求溫飽職業,調薪想都不敢想,執政者對這種局面是否感到羞愧?
政府對軍公教不調薪,總歸咎於政府財政狀況、通貨膨脹率,經濟成長率等因素,但請問在相同的經濟條件下,為何韓日超前我們?為何大陸能有每年百分之八的成長率?政府對這些數據要如何自圓其說?
雖然民生物資都漲,薪水不動,但以目前收入還不至於「缺衣、少食、沒東西」,不過若政府仍拿「拚經濟」當口號,可預期的是待遇不變、生活條件更嚴苛、福利更差,那麼日子就更難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