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規畫十多年的上海迪士尼樂園日前終於破土動工,為上海市建設「國際著名旅遊城市」邁出一大步。然而,迪士尼在日本、法國、香港等地的慘澹經營,也讓許多人並不看好這個投資額高達人民幣二百四十五億元的主題公園。
在此同時,迪士尼到來的緊迫感也讓長三角諸多主題公園備感壓力。
就在上海迪士尼樂園宣布動工後數日,麾下擁有環球恐龍城的龍城旅遊控股集團宣布,將投資人民幣八十億元在江蘇金壇建設東方鹽湖城專案,同時已收購創意產業基地,將拓展動漫產業並啟動衍生品授權業務,以因應迪士尼的競爭。
同時,全球首個動漫主題公園嬉戲谷將於五月一日在江蘇常州開業;而直接面對迪士尼衝擊的上海歡樂谷則將在明年暑假開放面積十二萬平方米的「水公園」,這也是亞洲面積最大的衝浪池。一時長三角主題樂園都趕在上海迪士尼建成前淘金。
隨著大陸經濟起飛,人民所得大幅提升,近年各地主題樂園的開發案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可是事實上,多數大型主題樂園在大陸的經營相當艱辛。
去年中國主題公園高峰會公布的一份數據顯示,大陸主題公園市場每年有一億人次遊客,逾人民幣一百億元消費額;至今開發的主題公園旅遊點有二千五百多家,投資超過人民幣三千億元,其中僅約百分之二十五盈利,至少百分之三十虧損,其餘同業則在持平和赤字之間掙扎。
就長三角地區而言,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國企建起了包括:上海歡樂谷、常州恐龍園、嬉戲谷、蘇州金雞湖摩天輪樂園、蘇州樂園、蕪湖方特歡樂世界等諸多主題公園。
此外,計畫二○一三年開業的江蘇金壇東方鹽湖城專案,以及目標每年五百萬遊客的上海極地海洋世界主題公園也將加入市場爭奪戰。
在大陸,主題公園主要依靠房地產獲利,日常收益的七、八成來自於門票,而衍生性商品和二次消費比例很低,有些甚至不到一成。因此對於遊客的爭奪未來無疑非常激烈。
按照先前上海官方的預估,以長三角地區二億人口,加上高鐵通車效應,上海迪士尼開園初期,每年遊客接待能力將達到七百三十萬人次左右。業內人士則認為在營運三年後,每年可以吸引一千萬人次遊客。
因此,業內人士認為,雖然上海迪士尼肯定會影響一部分客源,但同樣也充滿機遇。迪士尼營運後將使上海旅遊業的餅愈做愈大。
歡樂谷一位高階主管指出,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香港迪士尼開幕後,原本虧損的香港海洋公園出現轉虧為盈,連鄰近的深圳歡樂谷遊客量都呈現百分之十以上成長率。但同時他也表示,迪士尼開園後,不排除部分市場定位模糊、缺乏競爭力的主題樂園倒閉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