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普順廣州報導】「平安、健康、人格、道德、勤勞、服務、慈悲、智慧、正派、淡泊、因緣等等,都是人生寶貴的財富。」睽違四年,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十三日應中國大陸廣州中山大學校長許寧生之邀,以「世間財富知多少」為題,於該校懷士堂發表講演,副校長陳春聲、黨委副書記李萍、教授龔雋等師生近五百人與會。
財富種類多
金錢僅其一
「財富不一定只指金錢,金錢只是財富的一種。」大師強調,世間的財富不只一種,有外在的財富,也有內在的財富
;有染汙的,還有清淨的;有有形的,還有無形的;有私有的,還有公有的;有前世的,還有來生的種種財富。
「父母把我們生養到世間,讓我們能眼看萬事萬物,耳聽各種音聲,口說好話講道理,雙手勞動服務,頭腦思考計畫,這就是我們的財富。」大師表示,心好比工廠,只要不給煩惱染汙,就是淨土世界、無盡寶藏;而心裡的慈悲、歡喜、思想愈寬大,就能包容愈多的財富。
大師以拳頭為例,用拳頭打人是犯罪,但是用來搥背,人家會感謝。「世間財富到處都有,端看我們用什麼力量去找到需要的財富。」大師勉勵年輕人要保重自己,只要擁有健康、人格、道德的財富,父母、親人、老師都會感到歡喜。
種善因善緣
才能結善果
「常有人問我:好人善良但是貧窮,壞人欺世盜名卻發財,因果在那裡呢?」大師說,財富有從過去生帶來的,就好像我們存在銀行裡的存款。雖然今生是好人,但是過去生沒在銀行累積存款,所以無法從銀行取錢來用;反觀銀行裡有存款的壞人,雖然作惡多端,銀行也不能不給他錢。
大師強調「世間一切都是因緣所生」,好心是因,但還要加上緣,才會有果。大師以「要怎麼收成,先那麼栽」來勉勵大家要明白因果,不能錯亂因果,就像石頭要沉到水底,你卻祈求諸佛菩薩讓石頭浮起,或是希望漂浮在水面上的油能沉下去,這些都是不合因果的。國際佛光會提倡「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念」三好運動,即是鼓勵大家造善業。
管錢管事易
管自心最難
「我們常怪別人不聽話,其實最不聽話的是自己的心,只要學會管理自心,就是財富。」大師強調,世間有種種管理,管錢、管事都容易,管人較難,因為人有意見;但管人也還容易,管心困難,尤其是管理自心最難。
現在有些失業者怪國家、怪社會,怪別人是不公平的,要想想自己的條件、本領準備好了沒。「將來怎樣給人接受,現在就要學有專長」,大師勉勵學生要把勤勞、誠實、忠心、認真、正派等十八般武藝學起來,人家就會接受,就是自己的財富。
「現在社會天災不斷,其實天災有限,人禍才是無窮。」大師表示,社會應該講「和諧」,和諧不是大家都一樣,而是異中求同、同中存異,就像五官各司其用,和諧就美,五臟各司其職,和諧就健康。「這個世間是一半一半,不只是顧念自己,還要顧念大眾,均衡就能理事融和。」
廣行菩薩道
需有心願力
大師在回答學生提問說,太陽溫暖大家,但沒有減少。要人忙心不忙,沒有得失,沒有功名利養。人要有使命感,盡其心。
「從小,父母養育我們、師長教導我們、社會給我們因緣,我們才能存活在這個世間,彼此都有相互的關係,必須回饋世間。」大師希望大家先充實心裡的能源,只要發揮內在的能量,不必靠外來的力量,自然就會成長。
最後大師勉勵大家要有使命感,對國家、民族、同胞,不能沒有心、沒有願、沒有力,就像人要行菩薩道、學習菩薩發心,要有「捨我其誰」、「享受犧牲、犧牲享受」的願力,就算世間如汙泥,也要勉勵自己做蓮花,不要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