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弟子是佛教徒,一向知道出家人慈悲為懷,但是讀了大師新出版《合掌人生》中的〈飢餓〉一文,卻深深感到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福報禪師答:〈飢餓〉全文一萬多字,星雲大師自述其一生當中多次的飢餓經驗,並推論自己將近半世紀的糖尿病,可能源自忍飢過頭,導致血糖異常而罹病。
大師的飢餓經驗,來自幼年時家貧無以為繼;少年時戰爭流離失所
;青少年出家為僧,奈何寺境窘迫,有一頓沒一頓;青年時渡海來台,其時五百間諜偽裝成僧侶被派到台灣的風聲,甚囂塵上,因而遍尋不著一個落腳處,時常處在飢餓的狀態。及至蒙獲收留,大師又日夜為了報紙、雜誌以以及教務廢寢忘食…。
不知道您所謂「深深感到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所指何來?不過我們可以揣想,在那個風聲鶴唳、台灣人看撤退來台的人像外星人、傳說出家人就是間諜、只要住了一個外省出家人,警察就天天來盤查的年代…,大師履被拒於山寺外,情有可原。若您仔細閱讀,您會發現,每一個拒絕大師的人,都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大眾。何況,即便被拒,寺裡的僧人還是自己湊了錢買米煮稀飯請大師吃。
即使是最嚴重的一次飢餓經驗,嚴格講也不是他人造成,因大師的使命感,非要把負責的雜誌做到好,以致延誤了藥石;再者,大師一生客氣、威儀,老和尚指示他不能與客人同坐,到廚房去吃飯時,大師看廚房的人都在忙,若他不是餓到沒體力,必然是跟著一起燒柴煮齋的;但他兩天沒吃,卻又不好意思向那一群人說:「我要吃飯」,因此又錯過一餐。
種種飢餓的狀況,大師的字裡行間,充滿感恩,他感恩這些考驗,讓他更堅定的走弘法利生的路,甚至發願將來有能力建寺時,要給人吃飯。對大師來說,這些讓他難忘的飢餓,都是大時代和他人,對他慈悲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