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總統到北部一所科技大學與學生對談,考大家時事,主辦單位事先發題庫給學生,總統的問題包括國光石化、死刑存廢、奢侈稅,但有學生不知什麼是國光石化,有人甚至回答「我很少follow時事」。
多數大學生不看報紙、不關心時事,其實也不令人意外,但國光石化、死刑存廢、奢侈稅這三個問題,最近媒體、社會討論得沸沸揚揚,居然有大學生不知道國光石化,還是令人搖頭嘆息。
當然,現在的大學生也不必然一無可取,例如近日大甲媽祖出巡遶境,行列中也出現一群大學生,手舉「抗議國光石化」的牌子,不過,關心與不關心時事的大學生,比例究竟是多少?雖然沒有數據,難以評論,不過,馬總統到這所科技大學,學生模仿電視節目「大學生了沒」,備妥「Cue我」(選我,選我的意思)的小扇子道具瘋狂搶答,還有女粉絲學生尖叫「馬總統,我愛你」,也是把總統當影視明星,都可見大學生的「逸樂取向」。
至於有大學男生說「奢侈稅增加購買名車負擔,影響『男人一生的夢想』」,更是不了解奢侈稅的本意,也凸顯大學生的個人(享樂)主義,而沒有社會公平正義的觀念,更可能是只關心娛樂新聞、明星八卦,而沒有思考奢侈稅遏止房地產短期投機、避免經濟泡沫化的嚴肅意義。
青年節剛過,今年又是建國百年,媒體大篇幅報導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百餘年前這些革命烈士也都是二十來歲的青年,不但關心國家大事,甚至願意拋頭顱灑熱血;再說五四運動時,走上街頭的也都是大學生,甚至因而掀起影響深遠的新文化運動。
如今的大學生居然大剌剌說「很少follow時事」,相距何以道里計?更是令人搖頭嘆息。
反而有陸生發言,說電影「蜘蛛俠」裡有句話,「能力愈大,責任就愈大」,有能力購買名牌奢侈品,就是比較富有的,應有義務為公共事業的建設做出一定貢獻,奢侈稅徵收有一定道理。
比起陸生的發言,台灣大學生真的該汗顏。
陳傑(高雄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