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無門 逼病患跑大醫院

朱宗友(桃縣龜山/自由業) |2011.04.12
855觀看次
字級

從農曆年開始有幾個連續假期,又逢流感肆虐,大醫院急診大爆滿,導致病人苦等、醫護累翻,政府與醫界因此不斷呼籲民眾,小病不要一窩蜂往大醫院跑,應該落實分級醫療與轉診。

但前陣子台中神岡發生男嬰送往急救,到醫院門口才知急診室非全天服務,再轉往他院後往生憾事,大家才驚覺到,原來許多醫院沒有急診室,就算有急診室,服務時間也大不同,分秒必爭搶救生命的急診室,救人與否是要看時間,民眾看急診只得碰運氣、挑時間。

建構讓百姓病情危急時可獲得醫療的體系,是政府、健保與醫界最基本的責任,就算考量收益而允許醫院可不設急診,至少應該做到易查詢的正確資訊,避免病人混淆而跑錯醫院。

例如,各地急診責任醫院的資訊,都應該在健保局或衛生署的官方網站能輕易查詢,並掌握各醫院的「急門診」服務時間或收治專長;但目前官網上許多醫院的資料,不是闕如就是徒具形式,甚至讓人懷疑,會不會許多基層院所與119,也不清楚夜間或假日急診要往那裡送?

如果這項基本功都做不好,許多小型醫院淪為大型診所,或有夜間住院卻不設急診,只挑好賺的業務就可名正言順捨棄守護在地急診責任,民眾最後求自保,只能往早已塞爆的大醫院跑時,醫界與政府千萬別責怪病人愛看大醫院、浪費資源。

朱宗友(桃縣龜山/自由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