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八月起,健保局核准給付「歐洲紫杉醇」作為乳癌術後輔助性化學治療的第一線用藥,預計每年可造福一千四百多位早期乳癌病患,幫每位病患省下三十至四十萬元醫療費用。
據高雄醫學大學癌症中心從二○○三年三月至今年三月,針對共七十位三十至六十八歲乳癌病患進行研究,以歐洲紫杉醇為乳癌術後輔助性化療法,發現歐洲紫杉醇對台灣乳癌病患,特別是年輕型女性病患有良好耐受力;存活率達百分之九十八點五,無病存活率達百分之九十四點二。
高醫癌症中心主任、乳房醫學會理事長侯明鋒表示,「乳癌」已是台灣女性癌症死亡排行第四位,是女性十大癌症死因增加率首位,且女性國人罹患乳癌的年齡為四十至四十九歲,較國外平均年齡少十歲,若能早期使用對的藥物,可有效提高存活率。
他說,目前健保局給付標準為,轉移性乳癌、與Anthracycline(俗稱小紅莓)合併使用於腋下淋巴結轉移的早期乳癌,且動情素受體為陰性的術後輔助性化療。
楊小姐九十三年在胸部摸到硬塊,檢查發現是六公分乳癌,轉移到十二顆淋巴,術後自費歐洲紫杉醇搭配小紅莓化療,現在狀況一切良好;她認為,化療藥物愈來愈進步,能給付的也愈來愈多,希望病患勿輕易放棄自己。
歐洲紫杉醇治療包含六次注射療程,每次費用需五至六萬,被列為乳癌術後輔助化學治療第一線用藥後,預計可協助病患省下三十至四十萬元醫療費用。
侯明鋒表示,除了對此藥物過敏者外,使用此藥無特別禁忌,較需擔心的是白血球降低的問題,但在用藥前,醫師都會針對此問題進行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