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莉茲‧默里(Liz Murray)是一個美國八○ 後女孩,因家庭不幸,從小四處流浪。但她不願接受命運的安排,堅強地面對生活的挫折。在一位老師的幫助下,她用兩年時間完成了四年高中學業,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被哈佛大學錄取,創造了一個人生奇蹟。
如今,她仍在哈佛攻讀博士學位。她的自傳《破曉》引發讀者熱烈迴響,她的經歷也將被拍成電影。
莉茲三歲就知道父母吸毒。每當毒癮發作時,他們就會衝進廚房,然後「砰」地把門關上。
莉茲還有一個姊姊叫莉薩,由於母親天生有眼疾,接近失明,一家人的生活基本就仰仗她那份微薄的救濟金,但根本不夠父母吸毒,姊妹倆最餓的時候,曾以一管牙膏當晚餐,靠吃冰塊體驗「吃東西的感覺」。
莉茲衣衫襤褸,身上總有一股怪味,同學們對她避之唯恐不及。莉茲感到羞恥,於是開始逃學。後來父母離異,母親又再嫁,跟著爸爸的莉茲,每天依然逃學。
後來母親的身體愈來愈糟,但莉茲拒絕面對。她和朋友們玩瘋了,天天夜不歸宿,沒多久母親就過世了。期間莉茲曾嘗試申請就讀「非傳統高中」,類似於私立學校,但對於真正有動力的學生,可以免交學費。但莉茲的申請被拒絕了,正當她萬念俱灰時,她遇到了人文預備學校創始人佩里 ‧韋納。她講述了自己的遭遇,韋納同意給她一次機會。
在老師鼓勵下,她用兩年時間完成了四年學業。一次因緣際會,她參觀了哈佛大學,讓她十分嚮往。朋友鼓勵她:「嘿,這並非沒有可能。何不試試?」
回到紐約,莉茲申請了《紐約時報》提供的每年一萬兩千美元獎學金。她寫了一篇申請,多年的不幸、悲傷以及對命運的不甘、倔強流淌於字裡行間。莉茲擊敗三千名競爭者,脫穎而出。
二○○九年,莉茲獲得碩士學位,如今繼續在哈佛攻讀臨床心理學博士課程。她還經常應邀演講,鼓勵那些像她一樣有心改變自己命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