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稅收 應專款專用

淩亞(高雄市/文字工作者) |2011.04.07
816觀看次
字級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初審通過「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奢侈稅)草案,刪去原先「其他經財政部核定者」的豁免項目,不屬保育類的珊瑚也不列入課徵範圍,並可能提前在六月上路。

全民都關心奢侈稅,通過不僅代表政府、立委順應民意,落實「居住正義」,也象徵政府對稅制改革的決心,不過,奢侈稅的確能有效打擊投機,在短期內讓房市降溫,但是否能導正房市、產業結構朝良性發展,並兼顧民眾居住需求,值得觀察。

筆者認為,開徵奢侈稅應更深層思考政策目的,要以「漲價歸公」理念,移轉部分稅收建設「均富」社會,因此,政府應重視在野黨立委的監督聲音,詳加說明奢侈稅的用途、收支及不排擠原有社福預算。

原因在於,政府開徵許多稅捐,諸如「菸品健康捐」,理應專用於反菸宣導、菸害防制、戒菸醫療,及補貼菸害相關疾病治療等,以維護、避免民眾受菸害,但實際上卻多用於補貼健保虧損,這對負擔稅捐的癮君子、受菸害的民眾都不公平;再如,勞保就業保險基金,也為了育嬰津貼,一再被挪用,損及所有加保人權益。

財政部預估奢侈稅收一年約有一百五十億元,若不能說明稅款用途,僅以「用於社福預算」帶過,不免會讓負擔奢侈稅的「富人」有當冤大頭之感,弱勢民眾或社福團體,也不會感恩,良法美意恐會更被當成針對富人橫徵暴斂,何苦來哉?

建議奢侈稅用於補助青年安心成家,或專案補助社福團體,以彌補社會救助網絡的不足,甚至可供內政部定義貧窮線以下民眾的健保、國民年金。

不論如何,奢侈稅收就該專款專用,不宜併入原有社福預算,使稅捐來得清楚去得明白,更能使全民共享稅制改革成果。

淩亞(高雄市/文字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