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與圖/周志剛(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提供)
東京大學的赤門前,有一個看板,列著許多民宿的名稱,有一間民宿,石川啄木曾經住過的。記得啄木,他有個雕像在青森,一個很美的城市,令人想起鮮紅的蘋果的夏天,啄木兩手交疊放在胸前,站的姿勢宣告著他是詩人。不知道啄木是否喜歡東京?自始至終,一直以為啄木代表的意義是青森,每次在超市看到蘋果時就想起青森,以及青森的啄木。研究室有一個小女孩人偶,兩個蘋果樣子的木頭堆疊起來的小女孩,大蘋果上黏著一個小蘋果,是二十年前經過青森的黃昏向晚,有個小店鋪的老太太,她讓售蘋果小女孩,帶著將女兒出嫁的不捨表情。
與東大赤門口有關的記憶當然不只石川啄木,看到下榻的巷子叫落第橫丁,直接的反應是,一定有許多人十年寒窗被東京大學拒絕後就搬到這裡,巷子成了落第橫丁,不像下一站地鐵有一個阿美橫丁,據說原是美利堅共和國大兵喜歡的商舖,就成了阿美橫丁,順理成章地,落第橫丁就被如此聯想了。落第的人都成了小說家、詩人嗎?
←口一葉當然沒有落第的問題,她根本無緣參與考試。她來不及認識更多世界的美好,來不及體會刻骨銘心的情愛,在生活的磨難中,年僅二十四歲就撒手人寰,只留下幾篇小說,並將自己的影像留在日本的五千元紙鈔上。東大前的公車站牌有個一葉案內圖,其中一個小點,標示著半井桃水的墓地,他是一葉的老師,或者,也是一葉唯一愛過的男人。
我無法細細去尋訪一葉走過的每一步履,因為要去御茶水圖書館。
御茶水圖書館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現在屬於石川文化事業財團,一九四一年雜誌《主婦之友》的創刊者石川武美創立石川文化事業財團,一九四七年石川文化事業財團創辦御茶水圖書館,後來成為獨特的女性專用圖書館。二○○三年,改成以「女性、生活、實用」為主題的專門圖書館,滿二十歲的男女均可申請閱覽圖書,但是入館費要三百日幣,看古籍如《新編京本臝虫錄》則要另外付兩千日幣。有趣的是,館內看書的人仍以女性居多,同行看書的大木教授解釋,以前圖書館不准男性進去,現在則保留有些女性專屬的閱覽區,他因為要陪遠地來的閱覽者,才能獲准坐在女性的樓層看資料。
成簣堂文庫藏書屬御茶水圖書館古典籍、古文書部門管理,所有藏書不得複印,只得乖乖抄寫筆記,此情此景,似回到二十幾年前,寫碩士論文的土法煉鋼的方式,一字一句地抄寫。事後,發現筆記中《新編京本臝虫錄》的序有一半是大木教授的筆跡,這無乃是另一種意外的驚喜。
看的書有兩卷兩冊,卷首的序有兩頁,本文各頁皆有繪圖,四周雙邊,長五寸三分,寬三寸四分。各卷首有鼎形、朱色的「養安院藏書」印記,表示原來藏在韓國的寺院中。一五九二年,在豐臣秀吉攻打朝鮮的「文祿之役」中將其擄到日本。此書的圖像刊刻隨意,書名是簡體的「虫」字,其中的國名也是簡體,文字有許多誤植的現象,而圖像部分又常常出現一些宗教卍字或錢幣的圖案,草率可見一斑。全書並無編者或刻書者名號,只有在最末一頁註明「嘉靖庚戌靜德書堂刊」,意思就是此書刊刻於嘉靖二十九年,西元一五五○年,應該算是很珍貴難得的明版書。查了一些資料,卻未發現明代有靜德書堂這個書坊的記錄,讓人不禁疑惑,此書為明代的盜版書?
學術界認為,明代盜版的現象十分常見,為了給自家刻書增加分量,就標榜是「京本」、「古本」、「祕本」。因為底稿一般是購買或請人創作的,無論哪一種渠道都要支付不菲的稿酬。如從這個部分來看,《新編京本臝虫錄》的確像盜版,不但品質粗糙,而且特別強調是「新編京本」。
最後要再談一下成簣堂原來的主人,德富蘇峰。德富蘇峰(一八六三─一九五七),本名豬一郎。他當過報社老板,一生喜歡收藏典籍文獻,書齋名「成簣堂」,藏書達十萬冊。德富蘇峰被認為曾是日本軍國主義的御用學者,在二戰中,出任「日本文學報國會」、「大日本言論報國會」會長。一九四六年遠東軍事法庭以戰犯的罪名將其拘捕,藏書樓「成簣堂」最後歸了御茶水圖書館。
德富蘇峰到中國各省旅行過,也到過台灣。一九○七年他第一次到中國深度旅行,在瀋陽參觀文溯閣《四庫全書》,還去長沙拜訪藏書家葉德輝,參觀他的藏書。
一九一八年,蘇峰又到中國旅行,他參觀故宮、國子監、孔廟,琉璃廠,與畫家吳昌碩會見,有趣的是,他的日語口譯是戴傳賢。真巧,在東吳大學日日要經過的是一座有「傳賢堂」的建築物,「傳賢堂」是蔣緯國為了紀念戴傳賢而捐款興建的,人世間有許多瓜葛牽扯真是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