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行為無所不在,有的是常態,有的是即興,食衣住行無一不需與商家打交道。外食已成現今生活趨勢,錯入黑店、誤食黑心食品的機率因此相對提高,Yahoo!奇摩話題今年年初推出「黑店手法大募集」,近四萬人上網投票。
夜市的奶茶達人麥基說,不只大企業靠商譽與誠信穩定商機,小商人賠不起,更不能允許自己「惹」到消費群。「把吃剩的菜餚蒐集起來再給客人吃」的老闆太兩光,生意不可能長久;「珍珠奶茶裡有大蟑螂」,若存「點一杯去冰飲料,冰塊還是裝一半」的貪小便宜之心而欺客,等著「門可羅雀」吧!
此外,機車行收高價卻給客人換上爛零件、吃到飽的餐廳早早就不再補充菜餚、開機要九分鐘的網咖等種種會引起爭議的行為,近年不斷被揭露於世。
「顧客早已全面覺醒,隨時找到管道為自己發聲,光是網路傳播就可以把我整到倒閉。」麥基說,消費者爭取權益無孔不入,店家那敢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