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王鷲(Sarcoramphus
papa),主要生活在南墨西哥至北阿根廷之間的熱帶低地森林。我們的頭頸沒有羽毛,露出的皮膚會有不同顏色,包括黃色、橙色、藍色、紫色及紅色,鳥喙上的黃色肉冠則是我們的特徵。在著名的南美馬雅古抄本中,常常可看到我們的圖案哦!
我是美洲紅鸛
(Phoenicopterus ruber),在科隆群島、哥倫比亞海岸、委內瑞拉及鄰近島嶼繁殖。我們的羽毛大部分都是粉紅色,鳥喙呈粉紅色及白色,尖端有點黑色,腳完全是粉紅色,叫聲有點像鵝。一般來說我們的壽命可達四十歲,是鳥類中有名的壽星公。
我是安第斯動冠傘鳥(Rupicola peruvianus),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的雲霧林內,很多人稱我們為秘魯的國鳥。像我這樣擁有碟形鳥冠,身披鮮橙色的羽毛的是男生;女生的鳥冠比較小,羽色也顯得較晦暗。
我是美國短吻鱷(Alligator),來自美國,早期的西班牙探險家在佛羅里達州見到我們的祖先,就給我們取名為「el lagarto」,意思是「蜥蜴」。和我們同種的還有中國短吻鱷(揚子鱷),是瀕臨絕種的動物,只生長在長江沿岸的淡水地區。
我是琉璃金剛鸚鵡(Ara ararauna),從巴拿馬南部起,到巴西、玻利維亞及巴拉圭一帶的沼澤森林,都可以見到我們的蹤影。我們身上的羽毛以亮麗的藍色為主,在頭部、胸腹則點綴一些綠色、黃色的羽毛。不過除了樣子好看之外,更厲害的是,我們的鳥喙還可以咬碎堅硬果殼,可算是鳥類中的「食」力派!
我應該很好認吧?沒錯,我就是斑馬(Zebra),祖籍在非洲大陸。很多人以為我們是白色皮膚、黑色間條,其實我們是黑色皮膚、黑毛與白毛相間,每隻斑馬的紋理不完全相同,這樣我們就可以識別其他同類的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