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新港 信眾瘋媽祖
人間農曆三月天,鑼聲、鼓聲、鞭炮聲,喧囂直震雲霄!全台各地熱鬧迎媽祖,「媽祖文化節」也成為國際眾所注目的宗教「嘉年華」活動之一,每年吸引許多國內外觀光客參與。
陣頭武藝獅藝 揚名國際
列名「世界三大宗教年度盛事」之一的「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不但使媽祖慈悲為懷的精神宗旨和風俗民情廣為宣揚,中台灣大甲五十三庄的武藝、獅藝,更因此揚名於國際舞台,吸引眾多觀光客參與遶境,圍觀各式陣頭表演。
台灣四面環海,早期漢人渡海來台,漂洋過海充滿風險與艱辛,對於象徵海上平安守護神的「媽祖」,自然有種根深蒂固的信仰,加上媽祖的香火隨著新廟或子廟(分香出去的廟)的建立而不斷繁衍擴展,因而衍生出相互加持的互訪儀式,使得媽祖的祭典多了幾分「姐妹」相聚的溫馨。
廟會慶典活動 目不暇給
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誕辰,民間為了感念媽祖一年來的護佑,各地媽祖宮廟都會舉辦各項生動熱鬧有看頭的廟會活動以示慶祝,萬民同慶的場面更是令人目不暇給。
事實上,每年從媽祖誕辰前一個月起,全台各地不論大城小鎮的媽祖宮廟,即對這場盛事用心籌辦,熱中程度近乎瘋狂,之後延續的各地遶境儀式,更是眾所矚目的重頭戲,所以用「瘋媽祖」來形容這一場盛會,十分傳神的表達了人民對媽祖的熱烈信仰。
信徒虔誠倰轎 祈求心安
而在各類媽祖的廟會慶典中,規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莫過於台中大甲鎮瀾宮的媽祖進香活動。更因不少民眾相信「倰」(鑽)過媽祖的神轎便可消災去厄,因此沿途除擠滿擺設香案的民眾,手持清香、喃喃自語地向媽祖訴說心事,甚至鑽入媽祖的神轎下,或觸摸神轎祈求一整年心靈平靜。
大甲鎮瀾宮的遶境進香文化已有上百年歷史,但早年僅為一般地區鄉鎮的神社遶境活動,直到民國七十七年,在有心人士的推動下,號召全省百萬信徒,跟隨媽祖鑾轎徒步行走,經過四縣市包括台中、彰化、雲林、嘉義,不但使宗教活動提升成為全面性的心靈活動,更串連起中台灣二十餘個鄉鎮,群策群力完成祈求一年平安的任務。
目的地奉天宮 信徒隨行
二○一一年台中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系列活動,前後長達一個多月,各項活動分布在台中市各區舉行,其中大甲區鎮瀾宮從四月八日媽祖起駕,目的地為嘉義縣新港奉天宮,接著四月十七日回鑾大甲市區遶境,由於今年台中縣市合併,預料熱烈的情況將更勝往年。
往年大甲進香活動多半於夜間十一點擲茭起駕,屆時,大甲街上處處瀰漫著辦喜事的熱鬧氣氛:陣頭進駐、家家戶戶張燈結綵、信徒和隨行香客把廟內擠得水洩不通、裊裊香火薰得人眼淚直流……
數十萬人移動 聲勢浩大
大甲媽祖進香過程,每天隨香人數約五、六萬人,但在啟駕、祝壽大典、回駕入廟時,信徒常多達一、二十萬人。凡進香團所經之處,當地民眾都擺設香案恭迎媽祖,並主動供應餐點、飲料、痠痛貼布招待隨團香客;這種龐大的進香活動,除需動員許多義工組織之外,更需要沿途民眾的熱忱協助,才能使進香活動順利完成。
配合此一年度遶境活動,旅遊業者不但規畫有九天八夜全程素食的遶境進香活動,更有短天期如兩天一夜、一日遊的遶境進香體驗活動,透過徒步行腳跟著大甲媽祖的足跡,走過幽靜的鄉間巷弄,行經熱鬧的都市大道,切身經歷、體驗宗教人文的熱情,還有信徒們無私為媽祖奉獻的精神。
結合眾多產業 觀光增值
舉辦多年的媽祖文化活動裡,每年參與的信徒及觀光客逐步成長,而代表台灣在地文化的觀光活動,更透過七大展演的主軸:信仰文化、武藝文化、戲曲文化、產業文化、藝術文化、觀光旅遊文化、學術文化等,擴大群眾參與,凝聚文化與宗教力量。
像今年,主辦單位大甲鎮瀾宮便從四月九日至十七日,推出完全免費參加的「保庇街舞大賽」、「遶境進香一日體驗」及「萬眾騎福Bike媽祖」等活動,期能透過簡單趣味的方式,贈送帽子及平安符,及專業領隊的文化導覽,讓非信徒也能湊個熱鬧,拉近媽祖與年輕一族間的距離。
各國表演團體 前來助陣
此外,在豐厚觀光文化層面上,從即日起至四月十日止,在大台中區二十九個行政區,分別安排國內外表演團體包括:斯里蘭卡樂舞團、西非曼丁鼓樂團、中美洲拉丁歌謠樂團、巴西民俗舞蹈團、美洲印地安樂團、黃俊雄布袋戲團、明華園歌仔戲團、波麗士原住民樂團,巡迴演出音樂、舞蹈、傳統戲曲,表演場地可上網查詢http://www.tcsac.gov.tw/act
_d.phpid=bfa082cda18
不過依照往年萬人空巷的經驗,建議民眾不妨單純參與行腳及進香,最好不要自行開車前往,以免找不到停車位,或車窗遭到破壞、車內財物被竊,才能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