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學堂有一群活潑、幽默、灑脫自在的禪學僧,專心用功在參禪。回憶九個月前,我懷著惶恐之心,承擔女眾禪學堂輔導之職。對於在海外弘法十四年的我,實在是一大考驗。
我把自己放空,與同參一起學習。學習如何運用巧妙禪法,將之融入生活中。在人與人的相待中,深深體會到「有容乃大」之理,做人唯有包容異己,人格才能崇高;唯有包容無心之過,才是處世的一種尊重;唯有「觀得莫觀失」,才能從中欣賞他們的才華,並發掘人才。
在處事的當下,體會到「集體創作」的重要性。常言:「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佛教也講「眾緣和合」,花草樹木需要陽光、空氣、水,方能成熟;一件產品需要材料、機器、人力,才能完成。個人的一枝獨秀,成就有限,必須集合大眾的力量與智慧,才能創造不同凡響的成果。所以,人與人之間,不但要融合,更要相互配合,才能共同成就大事。
我時時刻刻心存感恩,感恩師父上人的肯定,感謝常住大眾的栽培,感謝師兄的提攜,感激同參多方協助。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佛光山四十歲,我何其有幸,與佛光山同步邁向四十之年。我拿什麼供養大眾?用我一顆精進不懈之心,廣學一切法,以承擔如來家業。
信徒常勸星雲大師要保重,大師則說:「多休息一分,眾生就多一分痛苦。」看著師父上人的慈心悲願,無時無刻的心繫眾生,做弟子的我,又何敢說苦,何敢說累。唯有更發大心、立大願,於法上精進,於道上用功。再將所學之法,所悟之道,回施有情眾生,才不負師父上人及常住的培育之恩。
窗外星星之光,照亮金佛樓屋簷,是如此的安詳與寧靜。祈願,即將出堂的同參,出堂後,能夠如此般的勤修禪法,把人間生活禪運用在日常中,「行也禪,坐也禪」,發菩提心,廣度一切眾,也都能如天上星光,時時照亮眾生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