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日本核危機日前引發中國大陸多個城市瘋狂搶鹽,但這股風潮來得快、去得也快,隨之而來的是一波「退鹽」投訴潮。短短兩、三天,從「無鹽以對」到「鹽多必失」的變化,讓人啼笑皆非。
《香港文匯報》報導,從十六日晚,廣東省物價局接到關於搶購食鹽、鹽價暴漲、捆綁銷售的投訴電話四百二十宗。廣東省鹽務局新聞發言人馮啟明表示:「從十六日下午二時開始到十八日結束的食鹽搶購風,雖然只持續兩天,但賣出了平時一個月的銷量。」
他說,第一件食鹽搶購發生在十六日下午二時的茂名,之後搶鹽風潮迅速蔓延,到當日晚間九時左右,已遍布全廣東省三分之二的地區。
十八日搶鹽風波平息後,物價部門的投訴舉報電話卻接到新一波「退鹽」投訴潮。不少民眾在發覺搶鹽無效後,紛紛拿回銷售點要求退貨,但遭到拒絕後打電話到物價部門投訴,「有個人買了十多箱,但商店堅決不給退」。
廣東百科律師事務所主任周賢軍表示,消費者和商家的買賣關係,是出於自願,若非因正當理由退貨,就是一種違反合同的行為,商家可以不予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