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建築 盡在瓶中

林淑妙 |2011.03.20
3362觀看次
字級



許煌烟 正創作傳統三合院。圖/記者林淑妙


【記者林淑妙魚池鄉報導】當許多建築出現在一個約三十公分高的玻璃瓶內時,許多人開始好奇,這是怎麼辦到?逾七旬的南投魚池鄉民許煌烟,利用廢棄玻璃瓶、竹籤創作許多瓶中建築,精湛手藝令人嘖嘖稱奇。

曾擔任建築營建工的許煌烟,歷經九二一大地震後一度對自己的生活、未來失去重心,後經已逝好友張連桂之邀前往欣賞瓶中藝術,讓許煌烟對瓶中建築產生興趣著手創作,並重新找到自己對未來的方向。

剛開始創作時,因缺乏技巧、合適的工具而不斷失敗,許煌烟笑著表示,曾經想放棄,但又想已做了數月,很不甘心,我一定要找出方法。於是他運用自己的專業嘗試不同的製作方式,並隨時調整、使用的工具。

創作瓶中建築不僅耗時、考驗耐心、穩定度,也因玻璃瓶的形狀、高度、大小,在製作、使用工具上產生不同的難度,創作過程也會受氣溫、空氣濕度影響,許煌←表示,長、小的瓶子及瓶身具不規則形狀,均會增加創作的難度,除了要不斷調整工具,也因瓶身的不規則,易導致眼睛疲勞,他曾為了創作用眼過度,造成眼睛出血而不自知。

許煌烟在創作前,會在小木板畫上建築底座雛形,再將玻璃瓶放在木板上開始創作,所有建築形狀全都在他的腦海中,至於哪個部分需優先處理,他表示,創作需對建築結構有概念,因此所有構圖全在他腦海中。

目前許煌烟已創作逾百件作品,包括一○一大樓、世博館、帆船、直昇機、摩天輪等,他表示,作品無論是直的或橫的,其製作方式僅手勢不同,困難度是一樣的,製作時間端視作品而定,少則一周多則數月。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這些創作,許煌←將自己的工作室改為展覽室展示作品,他表示,這些都是獨一無二的創作,因此只做公益及展覽用,未來也希望能為這些作品找到長期展示的地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