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音樂人陳志遠罹患大腸癌七年,十六日下午病逝台大醫院,享年六十二歲。影響台灣流行歌壇多年的他,畫下生命休止符。
從校園民歌的金韻獎開始,「陳志遠」三個字就是黑膠唱片封底經常出現的名字。〈再別康橋〉、〈天天天藍〉、〈一樣的月光〉、〈酒矸倘賣無〉等等膾炙人口的詞曲背後,在他精緻的編曲功夫下,呈現美麗的配樂。他的成就備受台灣樂壇肯定,曾囊括金鼎獎、金馬獎、金曲獎等重要獎項。
七年前,陳志遠罹患大腸癌後進行一連串化療,病榻中對音樂的熱愛不曾退減,不服輸的個性,讓他依然保持樂觀與病魔奮戰。二○○八年,陳志遠獲得第十九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個性低調的他由老婆和兒子上台代為領獎,他則在家中收看現場直播。當時媒體因而研判他可能健康狀況極不樂觀。事實上,他當晚卻一身便服出現在豐華唱片的慶功宴上,讓眾人訝異。
陳志遠一九七六年藉由楊弦企畫的「中國現代民歌2」展開唱片歌曲編曲工作,一九七七年參與「金韻獎」系列專輯編曲工作;一九七八年參與鳳飛飛「一顆紅豆」專輯單曲〈菊花〉編曲後,開始接觸民歌以外的流行歌曲編曲工作。一九八○年他編曲的〈龍的傳人〉問世,傳唱至今。
一九八三年,陳志遠以〈搭錯車〉和李壽全同獲第二十屆金馬獎最佳原著音樂獎,同時以〈天天天藍〉拿下金鼎獎最佳編曲;隔年再以〈金大班的最後一夜〉與慎芝共獲第二十一屆金馬獎最佳電影插曲。一九八五年,陳志遠擔任單曲〈明天會更好〉編曲工作;一九八六年,與好友梁弘志、陳復明、鈕大可、曹俊鴻合組可登唱片,推出「我們~作曲家的故事」專輯,並獻聲演唱單曲〈我們〉。
陳志遠在一九八九年製作的黃鶯鶯專輯〈日安我的愛〉再獲金鼎獎;二○○三年則是以〈時間的滋味〉拿下金曲獎最佳編曲人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