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程
2010年10月11日我從台北出發,參加南極探險,說「探險」太沉重,但確實不能以一般觀光旅行等閒視之。和往昔一樣,旅行途中我會傳簡訊和家人及朋友分享在他鄉的見聞、心情。以下就是此行的記錄,它不是用筆寫出來的,是用手機按出來的……
[1] 2010.10.11-12
想像不停拍動翅膀飛往南方避寒的候鳥
這樣33小時的飛航
就顯得白雲蒼狗不寂寞
清晨抵達布宜諾斯艾利斯
這座南美的巴黎
街道兩旁被多姿的槐樹佔領
南邊貧民區牆上
被穿著10號球衣的馬拉度納占領
散漫甚於浪漫的人民
心被艾薇塔占領
夜色降臨後
這個國家被探戈占領
頭髮鞋面一樣油亮
以及裙衩開到腿根的俊美舞者
在手風琴頓挫激昂的節奏下
以撩人的舞姿
帶領我們抵抗時差的占領
今夜我們只是過客
天一亮,我們將飛向更遠的南方
[2] 2010.10.13
搭乘阿根廷國內班機,三個半小時後從機艙往下望
雲霧間露出覆著白雪的墨色山巒綿延
在它們懷中的正是烏蘇懷亞(Ushuaia)
地球最南端的城市。
出了機場,5℃的氣溫令人興奮
小鎮純樸,七萬人口以提供極地遠洋漁業補給為生
也是進入南極的前哨站。
下午,在僅有的一條街道上的商店作禦寒裝備的最後補強。
晚餐烤全羊,舉杯互相祝福時
大家臉上都有探險家的顏色。
離家千萬里,明天就要登船
我在海角,收到台北《清明時節》一票難求的消息。
[3] 2010.10.14
早晨搭乘小火車攀登火地島。
介紹這條當年以囚犯的青春血淚築成的鐵路時
車廂放送著哀傷的音樂
旅客感動的卻是
黑山白水,藍天之下,大地的一塵不染。
他們說這裡是「世界的盡頭」。
午後,將給遠方子女的卡片付郵後
驅車前往泊船碼頭。
傳說中的Kapitan Khlebnikov神祕而安靜的停靠在眼前。
捲髮絡腮鬍俄籍的事務長帶著詭譎的笑容在梯口歡迎。
完成登船手續,救生演練,破冰船緩緩駛離Cape Horn。
海面風平浪靜,溫柔廣衾有如母親
夕陽映照海面,美麗撫媚就像情人。
在進入德瑞克海峽前
我們將有一段寧靜美好的航行。
[4] 2010.10.15
Kapitan Khlebnikov船上船長率船員、專家學者、服務人員近七十名。
一百乘客中愛攝影者眾,長短鏡頭應有盡有。
或拍海燕翻飛,或拍巨浪拍船,幾近廢寢忘食
彼此交流技巧裝備,分享傑作,如痴如醉。
對於我等輕裝備者卻無鄙夷之色。
午后,船身搖擺加劇
南冰洋由寬入窄
太平、大西兩洋在此交匯
深灰的海面,波濤激浪
兩舷通道盡濕,不利於行
船為破冰卻不利渡海。
晚餐時刻,已出現零星空位
入夜之後,風勢更強
黑暗中,試煉才剛剛開始…。
[5] 2010.10.16
隨著船身劇烈的震盪,一夜搖滾到天明
終於老水手也無法成眠!
原來熙攘的公共空間,已不見人蹤。
午餐後,前往船橋駕駛艙觀浪
船身數度遭巨浪凌空托起
在風雨中跌宕前進。
天黑之前,狂風怒吼,暗潮洶湧
甲板外舷全部關閉,船身搖晃傾斜達50度
從舷窗外望,灰浪舖天蓋地,煞是驚人。
這是進入南極必須通過的考驗?
我以海軍240梯次之名
將德瑞克海峽正式易名為
「德瑞克惡水」。